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珠果黄紫堇

珠果黄紫堇

药材名称珠果黄紫堇

拼音Zhū Guǒ Huánɡ Zǐ Jǐn

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珠果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peciosa Maxim.[C.pallida(Thunb.)Pers.var.speciosa(Maxim.)Kom.;C.maximowcziana Nakai]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晒干。

原形态珠果黄堇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无毛。主根长直。茎直立,自下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轮廓狭卵形,长5-12cm,宽4-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7,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下面略带白粉。总状花序顶生,长3-8cm,密集花8-18朵;苞片披针形,长5-8mm;萼片膜质,卵形,长约5mm,先端有缺刻;花冠黄色,长约20mm,距长8mm,末端钝圆。蒴果条形,长2-3.5cm,串珠状。种子扁球形,黑色,表面密生小凹点。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珠果黄堇全草含紫堇杷灵碱(corypall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咖坡明碱(ca-paurimine),咖坡任碱(capaurine),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tetrahy-dropalmatine)。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角膜充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獭皮毛

    《中药大辞典》:獭皮毛药材名称獭皮毛拼音Tǎ Pí M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皮毛。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水癊病,煮汁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苋根

    《中药大辞典》:苋根药材名称苋根拼音Xiàn Gēn别名地筋(《石药尔雅》)。出处《石药尔雅》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

  • 乌桕子

    《中药大辞典》:乌桕子药材名称乌桕子拼音Wū Jiù Zǐ别名乌茶子(《天宝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性味甘

  • 苦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瓜药材名称苦瓜拼音Kǔ Guā别名癞瓜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性味瓜、根、叶:苦,凉

  • 疣果冷水花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铁杆水草、红水疳叶、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verrucosa H

  • 吊山桃

    药材名称吊山桃别名细叶青藤来源萝藦科吊山桃Secamone sinica Hand. Maz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精催奶。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

  • 败火草

    药材名称败火草拼音Bài Huǒ Cǎo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humile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白牛膝

    《中药大辞典》:白牛膝药材名称白牛膝拼音Bái Niú Xī别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

  • 水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绵药材名称水绵别名脆水绵来源藻类绿藻门水绵Spirogyra intorta Jao,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丹毒,赤游,漆疮,烫火伤。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