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屈菜根

白屈菜根

《中药大辞典》:白屈菜根

药材名称白屈菜根

拼音Bái Qū Cài Gēn

别名人血七(《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罂粟科植物白屈菜。夏季采挖,阴干用。

性味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止血止痛。治劳伤瘀血,月经不调,痛经,消化性溃疡病,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①治劳伤:白屈菜根一钱,嚼服,冷开水送下。

②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屈菜根一钱,甜酒煎服。(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③治支气管哮喘:白屈菜根七两,枯矾三两。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钱。(沈阳药学院《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屈菜根

药材名称白屈菜根

拼音Bái Qū Cài Gēn

英文名Root of Greater Celandine

别名人血七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idonium maj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泥沙,阴干。

原形态白屈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含橘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细长柔毛。叶互生,一至二回奇数羽状分裂;基生叶长10-15cm,裂片5-8对,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缺刻;茎生叶长5-10cm,裂片2-4对,边缘具不整齐缺刻,上面近无毛,褐色,下面疏生柔毛,脉上更明显,绿白色。花数朵,排列成伞形聚伞花序,花梗长短不一;苞片小,卵形,长约1.5mm;萼片2枚,椭圆形,淡绿色,疏生柔毛,早落;花瓣4枚,卵圆形或长卵状倒卵形,黄色,长0.8-1.6cm,宽0.7-1.4cm,两面光滑,雄蕊多数,分离;雌蕊细圆柱形,花柱短,柱头头状,2浅裂,密生乳头状突起。蒴果长角形,长2-4.5cm,直径约2mm,直立,灰绿色,成熟时由下向上2瓣。种子多数细小,卵球形,褐色,有光泽。

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润地、水沟边、绿林草地或草丛中、住宅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江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白屈菜根含有地上部分左旋金罂粟碱α-甲羟化物及左旋金罂粟碱β-甲羟化物以外的所有生物碱(参见“白屈菜”)。另外,还含有木兰花碱(magroflo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二氢白屈菜玉红碱(dihydrochelirubine),二氢白屈菜黄碱(dihydrochelilutine),N-去甲基-9,10-二氢氧化血根碱(N-demethyl-9,10-dihydrooxysanguinarine),白屈菜黄碱(chelilutine),白屈菜定(chelamidine),白屈菜胺(chelamine),内消旋白屈菜默碱(meso-chelidimerine)等生物碱;还含有α-菠菜甾醇(α-spino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皂甙。

性味苦;涩;温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止痛;解蛇毒。主劳伤瘀血;脘痛;月经不调;痛经;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绿芨

    药材名称小绿芨别名小石斛、石链子、石寸连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石串莲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多鲜用。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润肺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腐巴

    《中药大辞典》:腐巴药材名称腐巴拼音Fǔ 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①《药

  • 竹鼠子牙

    药材名称竹鼠子牙拼音Zhú Shǔ Zǐ Yá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治小儿破伤风。&quo

  • 圆锥花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锥花南蛇藤根拼音Yuán Zhuī Huā Nán Shé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药材名称鸮拼音Xiāo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

  • 砒石

    《中药大辞典》:砒石药材名称砒石拼音Pī Shí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

  • 冬葵根

    《中药大辞典》:冬葵根药材名称冬葵根拼音Dōnɡ Kuí Gēn别名葵根(《本草经集注》),土黄耆(《滇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性味甘辛,寒。①《别录》:&q

  • 毛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冬青药材名称毛冬青拼音Máo Dōnɡ Qīnɡ别名乌尾丁、细叶冬青、山熊胆、酸味木、喉毒药、茶叶冬青、毛披树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