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猪母菜

白猪母菜

药材名称白猪母菜

拼音Bái Zhū Mǔ Cài

别名对主从神仙、六月雪、白胶墙、母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mbens Kroc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5-20cm。根细密成丛。茎基部多分枝,无毛。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多少带棱形,长1-2.5cm,宽0.6-1.2cm,先端钝至圆头,全缘或有钝齿,两面元毛,掌状脉3-5条。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比叶长,无毛;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4mm,外面微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或紫色,长5-7mm,管长约3.5mm,向上渐扩大,上唇短,2浅裂,下唇开展,3裂,侧裂片较小,椭圆形,中裂片圆形,向前突出;雄蕊4,全育,前方2枚雄蕊的附属物腺体状而短小,花药基部微凹;柱头2裂。蒴果球形,与萼近等长或略长,室间2裂。种子多数,有格纹。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及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淡;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目赤肿痛;尿血;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杧果叶

    《中药大辞典》: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

  • 蚯疽草

    《中药大辞典》:蚯疽草药材名称蚯疽草拼音Qiū Jū Cǎo别名白头菜、夜明草(《广西药植名录》),肉桂草、泥鳅菜(《福建中草药》),鱼眼草、茯苓菜(《广西植物名录》)。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菊科

  • 止咳草

    药材名称止咳草拼音Zhǐ Ké Cǎo别名水芙蓉、麻雀草、紫苏草、水薄荷、通关草、水管草来源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香石龙尾Limnophila aromatica (Lam.)Merr.[Lim

  • 赛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赛番红花药材名称赛番红花拼音Sài Fān Hónɡ Huā别名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旱水仙、空心韭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小叶石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石楠药材名称小叶石楠拼音Xiǎo Yè Shí Ná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秋、冬采挖。原形态小叶石楠,又名:牛筋木、牛李子

  • 棉子油

    药材名称棉子油拼音Mián Zǐ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41~45%)、棕榈酸(20~25%)、油酸(30~35%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

  • 《全国中草药汇编》:藕药材名称藕拼音ǒu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状茎。秋冬采挖,多生用。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咯血,

  • 小叶金鸡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Jīn Jī Wěi Bɑ Cǎo别名延羽针毛蕨、细凤尾草、金鸡蛋、猪棕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延羽卵果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go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