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破碗掌脚树

破碗掌脚树

药材名称破碗掌脚树

拼音Pò Wǎn Zhǎnɡ Jiǎo Shù

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affine D.Don[Melas-toma polyanthum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1m。茎钝四棱形,分枝多,地上各部表面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或短柔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坚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5.4-13cm,宽1.6-4.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全缘;基出脉5条。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10朵以上,基部具叶状总苞2;花梗长3-10mm,花5数;花萼长约1.6cm,裂片广披针形,与萼管等长或略长,裂片间具一小裂片;花瓣粉红色至红色,稀紫红色,倒卵形,长约2cm,先端圆形,仅上部具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伸长,末端2深裂,弯曲,短者药隔不伸长,药室基部各具一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密刚毛。蒴果坛状球形,长6-8mm,直径5-7mm,先端平截,与宿存萼贴生,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2-5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830m的山坡、山谷林下、刺竹林下、灌草丛中、路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肠炎;痢疾;肝炎;疟疾;偏头痛;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难产;宫颈糜烂;乳腺增生;痈疖肿毒;水火烫伤;湿疮;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注意孕妇及月经期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树萝卜

    药材名称大叶树萝卜拼音Dà Yè Shù Luó Bo别名石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红梗越橘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f.ex C.B.C

  •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拼音Fēi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五眼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五眼果树皮药材名称五眼果树皮拼音Wǔ Yǎn Guǒ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南酸枣,又名:酸枣、酸醋树。落叶

  • 鸭公树子

    药材名称鸭公树子拼音Yā Gōnɡ Sh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鸭公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chuii Merr.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摘成熟果实,取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 序梗女贞

    药材名称序梗女贞别名苦丁茶[四川]来源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 Rehd.,春季采叶,潦,闷后作成饼,晒干供药用。同属植物Ligustram aff. strongyl

  • 广西狗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广西狗牙花药材名称广西狗牙花来源夹竹桃科广西狗牙花Ervatamia kwangsiensis Tsiang,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接骨。用法用

  • 绵羊角

    药材名称绵羊角拼音Mián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角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清热明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土茯苓

    《中国药典》:土茯苓药材名称土茯苓拼音Tǔ Fú Línɡ英文名RHIZOMA SMILACIS GLABRAE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

  • 豨莶根

    《中药大辞典》:豨莶根药材名称豨莶根拼音Xī Xiān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功能主治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