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菜

竹叶菜

《中药大辞典》:竹叶菜

药材名称竹叶菜

拼音Zhú Yè Cài

别名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全草

原形态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茎上部上举,多少被毛,节上生根。叶草质;椭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急剧收缩而成一阔柄,鞘和叶柄被疏长毛。佛焰毡与上部叶对生,或2~4个聚生,有极短的柄,漏斗形而压扁,长和宽约8~14毫米,淡绿色,被疏毛;花蓝色,每一毡内数朵;萼片3,膜质;花瓣3,长3~4毫米。蒴果膜质,长4~5毫米,有种子5颗,粗糙。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地或林下。分布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一至二两,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赤痢:鲜饭包草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竹叶菜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匀敷贴,口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蛇伤:鲜竹叶菜,以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冷服,渣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叶菜

药材名称竹叶菜

拼音Zhú Yè Cài

英文名Herb of Bengal Dayflower

别名鸭菜、鹅冠草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四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cristata(L.)D.Don [Commelina crist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饭包草,柔弱匍匐草本。分枝近直立,幼时有1列柔毛,渐变无毛。叶互生;叶片狭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稀卵形,长2-6.5cm,宽1-1.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成鞘状,全缘,具长缘毛或近无毛,上面无毛,下面被硬毛。聚伞花序大型,呈半圆形,明显的鸡冠状,通常顶生,少数腋生;总花梗长1-7cm;总苞片近叶状,阔披针形,长25cm,宽7-10mm,边缘具睫毛;苞片镰刀状披针形,2-10片排成覆瓦状,2列,长1-1.5cm,宽约6mm,边缘具缘毛;萼片3,披针形,分离,长约5mm,背面具龙骨状突起,上部被疏柔毛;花瓣3,蓝色,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约5mm;雄蕊6,全育,花丝上部具毛;子房近圆柱形,3室,长约1mm,先端具疏毛。蒴果近球形,长约2.5mm,先端具疏毛或近无毛。种子每室2颗,褐黑色,长立方形,先端有4个极小窝孔。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地海拔300-2750m的山坡、荒地、岩石向阳处或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务。主疮痈肿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泡掌筒

    药材名称泡掌筒拼音Pào Zhǎnɡ Tǒnɡ别名炮竹简、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泡掌筒的全株。夏、秋采,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1~1.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毛药

    《中药大辞典》:毛药药材名称毛药拼音Máo Yào别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秋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

  • 红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 刺黄连

    《中药大辞典》:刺黄连药材名称刺黄连拼音Cì Huánɡ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假豪猪刺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

  • 小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小叶小羽藓来源苔藓类小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Hedw.) Broth. ssp. capitatum (Mitt.) Re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分

  • 黄断肠草

    药材名称黄断肠草拼音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别名断肠草、老龙草、土黄芩。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南黄紫堇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davidii Franch.

  • 对虾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虾药材名称对虾拼音Duì Xiā别名朋虾、大虾、黄虾[♂]来源甲壳纲对虾科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以虾肉入药。生境分部黄海、渤海。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