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

《中药大辞典》:紫油木叶

药材名称紫油木叶

拼音Zǐ Yóu Mù Yè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嫩叶尖。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清香木,又名:梅江(傣名)。

常绿乔木,高约15~20米。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5厘米,叶轴有狭翅,小叶3~8对,厚革质,椭圆形或矩卵圆形,长1.5~4厘米,宽1~2厘米,全缘,先端凹缺,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圆锥花序腋生;花小,无花瓣,雌雄异株;雄花萼片1~5,粉红色,有毛,雄蕊3~5;雌花萼片2~5,于房1室,无柄。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上有网纹。

本植物的树皮(紫油木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河谷地带。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油木叶

药材名称紫油木叶

拼音Zǐ Yóu Mù Yè

英文名Leaf of Yunnan Pistache

别名假椿、紫叶。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on ex Franch.[P.coocinea Collett et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嫩叶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清香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m,稀达10-15m。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嫩枝被灰黄色嫩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4-9对,叶轴具狭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小叶柄极短;小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较小,长1.3-3.5cm,宽0.8-1.5cm,先端微缺,具芒刺状硬尖头。基部略不对称,阔楔形,全缘,略背卷,两面中脉上被极细微柔毛,上面稍有光泽。圆锥花序腋生,与叶同出;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1,卵圆形;雄花花被5-8,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雄蕊5,稀7,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先端尖细;不育雌蕊存在;雌花花被7-10卵状披针形,长1-1.5mm;子房圆球形,径约0.7mm,无毛,花柱极短,柱头3裂,外弯。核果球形,长约5mm,径约6mm,成熟时红色,先端细尖,上有网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80-2700m的石灰山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为宜。因植株主根深入土层,适宜在土层深厚、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采收成熟饱满的果实,晾干,沙藏。翌年春播于3月,开沟条播,行距30cm,种子粒距5cm,覆土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5-40cm时移栽。按行株距300cm×300cm定植。

性味涩;微苦;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导滞。主痢疾;泄泻;食积;湿疹;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拼音Hónɡ Gěnɡ Cǎo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 绒仙人球

    药材名称绒仙人球拼音Rónɡ Xiān Rén Qiú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绒仙人球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rhodantha Link et

  • 紫菜

    《中药大辞典》:紫菜药材名称紫菜拼音Zǐ Cài别名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原形态藻体为扁平

  •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药材名称树地瓜拼音Shù Dì Guā别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 水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蕨药材名称水蕨拼音Shuǐ Jué别名岂、水松草来源蕨类水蕨科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Brong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水胡满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药材名称水胡满拼音Shuǐ Hú Mǎn别名蟚蜞盖、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Ⅱ)。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药材名称树韭菜别名龙须草来源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

  • 刺桐花

    药材名称刺桐花拼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天中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外用:研

  • 毛花槭

    药材名称毛花槭拼音Máo Huā Qì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毛花槭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rianthum Schw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原形态毛花槭 落叶乔木,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