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

药材名称紫鸭跖草

拼音Zǐ Yā Zhí Cǎo

别名血见愁、紫露草

来源鸭跖草紫鸭跖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栽培。

性味甘、淡,凉。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蛇毒。主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紫鸭跖草

药材名称紫鸭跖草

拼音Zǐ Yā Zhí Cǎo

别名血见愁(《广西中药志》),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泉州本草》)。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多分枝,带肉质,紫红色,下部匍匐状,节上常生须根,上部近于直立。叶互生,披针形,长6~13厘米,宽6~10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抱茎而成鞘,鞘口有白色长睫毛,上面暗绿色,边缘绿紫色,下面紫红色。花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下具线状披针形苞片,长约7厘米;萼片3,绿色,卵圆形,宿存;花瓣3,蓝紫色,广卵形;雄蕊6,2枚发商,3枚退化,另有1枚花丝短而纤细,无花药;雌蕊1,子房卵形,3室,花柱丝状而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有3条隆起棱线。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汉棕色。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淡甘,性凉,有毒。"

归经①《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②《泉州本草》:"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水,消肿,散结,解毒。治痈疽肿毒,瘰疬结核,淋病。

①《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

②《泉州本草》:"利水退癀,散结败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西中药志》:"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鲜紫鸭跖草、仙巴掌捣敷。(《泉州本草》)

②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鲜紫鸭跖草二两。清水煎服。或加仙巴掌合煎。(《泉州本草》)

③治蛇泡疮:紫鸭跖草叶,煎衣洗。(《广西中药志》)

④治诸淋:鲜紫鸭跖草一至二两。合冰糖煎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鸭跖草

药材名称紫鸭跖草

拼音Zǐ Yā Zh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Virginia Spiderwort

别名血见愁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紫露草,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稍肉质,多分枝,紫红色,下部匍匐状,节上生根,上部近直立。叶互生,无柄;叶状披针形或条形,长6-13cm,宽6-10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鞘口有白色长睫毛,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紫红色。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花梗;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7mm;萼片3,绿色,卵圆形,宿存;花瓣3,花蓝紫色,花瓣3,广卵形;雄蕊6,2个发育,3个退化,另有1个花丝短而纤细,无花药;发育雄蕊花丝有毛;子房上位,3室,花柱累赘,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有3条棱线。种子小,三棱状半圆形,淡棕色。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庭园和温室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北美。

性味淡;甘;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利尿;活血。主痈疮肿毒;瘰疬结核;毒蛇咬伤;淋证;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 鲜紫鸭跖草、仙巴掌捣敷。(《泉州本草》)②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 鲜紫鸭跖草二两。清水煎服。或加仙巴掌合煎。 (《泉州本草》)③治蛇泡疮: 紫鸭跖草叶,煎水洗。 (《广西中药志》)④治诸淋: 鲜紫鸭跖草一至二两。台冰糖煎服。 《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

2.《泉州本草》:利水退癀,散结败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光叶闭鞘姜

    药材名称光叶闭鞘姜拼音Guānɡ Yè Bì Qiào Jiānɡ别名牛尾巴茶、樟柳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光叶闭鞘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stustonkinensisGagnep.采收

  • 仙鹤草根芽

    药材名称仙鹤草根芽拼音Xiān Hè Cǎo Gēn Yá别名狼牙草根芽(《中草药通讯》(1):34,1972)。出处《中华医学杂志》6:436,l974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等带

  • 鸭儿芹根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贵州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大叶黄杨叶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叶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

  • 白菊花根

    药材名称白菊花根拼音Bái Jú Huā Gēn别名长生(《太清经》)出处《本草正》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菊花"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正》:&q

  • 斑花杓兰

    药材名称斑花杓兰拼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

  • 乌头叶蛇葡萄

    药材名称乌头叶蛇葡萄拼音Wū Tóu Yè Shé Pú Tɑo别名过山龙、草葡萄、洋葡萄蔓、狗葡萄、草血蔹来源葡萄科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

  • 灵芝草

    药材名称灵芝草拼音Línɡ Zhī Cǎo别名三秀(《楚辞》),茵、芝(《尔雅》)。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秋季采取。原形态①紫芝(《本经》),又名:木芝(《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