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楤木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别名棘茎楤木

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骨髓炎,痈疽,风湿痹痛,骨痛。

用法用量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别名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茎楤木根皮。根全年可采,掘起,洗净,剥取根皮或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小乔木,高约3米。分枝密生细直的刺。2回羽状复叶,长30~60厘米,小叶5~7片,基部另有小叶1对;小叶膜质至纸质,卵状矩圆形至撞针形,长4~11.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边缘疏生细锯齿,下面带粉白色,无柄或有短柄。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序及柄上均有红棕色毛;萼5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卵状矩圆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分离。果球形,5枝,直径2~3毫米,有5个反折的宿存花柱。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林缘及山坡土壤较湿润的地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①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微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温,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痹痛,溃疡病,跌打损伤,痈疽。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败血,骨髓炎,痈疽,狂犬咬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红楤木根二两。加猪前蹄一只,煮熟,冲黄酒,吃肉和汤。

②治溃疡病:红楤木根二至三两,长梗南五味子藤(红木香),乌药枳壳甘草各三钱。水煎服。

③治外伤血肿:红楤木鲜根皮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神经痛:红楤木根、红茴香报、细柱五加根各二斤,虎杖根三斤,甘草半斤,烧酒三十斤。先将药物用冷开水浸湿,再加入烧酒,浸三十天,取出过滤即成。每次成人服10毫升,一天三次。

⑤治坐骨神经痛:红楤木根、凌霄根、山药,石豆兰各一两,虎刺根五钱。水煎服。

⑥治崩漏:红梅木根、胡颓子根、大蓟根各二至四两。加猪夹心肉煮服。有炎症发热者,酌加六月雪、蕺菜、节节草各一两。(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ystem Aralia

别名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刺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刺茎楤木

出处出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棘茎楤木的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chinocaulis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乔木,高约3m。分枝密生细直的刺,刺长7-14mm。叶互生;柄长25-40cm,疏生短刺;托叶和柄基部合生,栗色;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35-40cm或更长,每羽片有小叶5-9,基部有小叶1对,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小叶无柄,顶生小叶有柄,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11.5cm,宽2.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有时略歪斜,两面均无毛,下面灰白色,边缘疏生细锯齿,侧脉6-9对。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30-50cm,主轴和分枝有糠屑状毛,后毛脱落;伞形花序有花12-20朵,稀更多,总花梗长1-5cm,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花萼无毛,边缘有5个小齿;花白色,花瓣5,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丝长约4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核果球形,浆果状,熟果黑色,直径2-3mm,有5核,花柱宿存,长1-1.5mm。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物海拔2600m左右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胃脘胀痛;疝气;崩漏;骨髓炎;痈疽;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败血,骨髓炎,痈疽,狂犬咬伤,风湿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箱树根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根药材名称风箱树根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别名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根(《福建中医验方》),水杨梅根(《岭南草药志》)。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簕欓

    药材名称簕欓拼音Lè Tǎnɡ别名狗花椒、鹰不泊[福建、广东]、鸡胡欓、土花椒[海南]、刺苍根、鸟不宿[广东、广西]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簕欓Zanthoxylum avicennae (La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山蟹

    药材名称山蟹拼音Shān Xiè别名地蜘蛛、米屎菰(《云南中草药选》),石蟹(浙江)。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地星科植物量湿地星的子实体及孢子。夏、秋采收,剥去外包的硬皮备用。原形态量

  • 鲥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鲥鱼药材名称鲥鱼拼音Shí Yú来源鲱形目鲱科鲥鱼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沿海。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温补

  • 水麦冬

    药材名称水麦冬来源水麦冬科(芝菜科)水麦冬Triglochin pulustre 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功能主治消炎,止泻。藏医常用治眼痛,腹泻。用法用量研末与其它药配用。摘

  • 狮子草

    药材名称狮子草拼音Shī Zi Cǎo别名九头狮子草、滇香菜菜、小疙瘩、四棱草、血剑草小铁牛、疙瘩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不育红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yuennane

  • 水杨枝叶

    《中药大辞典》:水杨枝叶药材名称水杨枝叶拼音Shuǐ Yánɡ Zh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唐本草

  • 匙叶黄杨

    药材名称匙叶黄杨拼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别名石黄杨、万年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bodinieri Levl.采收和储藏: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