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穿破石

红穿破石

药材名称红穿破石

拼音Hónɡ Chuān Pò Shí

别名猛公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南岭柞木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troversum Clo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南岭柞本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小枝被黄色长柔毛或无毛。叶互生;叶柄长7-10cm;叶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干后褐色,无毛,下面色较浅,被黄色长柔毛或无毛;边缘具粗锯齿;侧脉5-6对。总状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长1.5-3cm,被黄色短柔毛;苞片披针形,长约1.5mm;萼片4,卵圆形,长约2.5mm;无花瓣;雄花雄蕊10-25,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雌花子房卵形,1室,具2侧膜胎座,每胎座上有胚珠2-3颗;花柱细长,柱头呈不明显2裂。浆果圆球形,直径3-8mm,先端留有宿存的花柱。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2200m的空旷的石灰岩山地或土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辛;甘;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外伤出血;吐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煅存性研末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佛手柑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

  • 假蒟果穗

    药材名称假蒟果穗拼音Jiǎ Jǔ Guǒ Suì别名假蒟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金冠鳞毛蕨

    药材名称金冠鳞毛蕨拼音Jīn Guà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Goldencoma Wood Fern别名贯众出处始载于《中药鉴别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

  • 柳叶菜根

    药材名称柳叶菜根拼音Liǔ Yè Cài Gēn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hirsutum L.采

  • 藏鮡骨

    药材名称藏鮡骨拼音Cánɡ Zhào Gǔ英文名Drymoglossum bon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ernon ma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山荷叶

    药材名称山荷叶拼音Shān Hé Yè别名阿儿七、窝儿七、旱荷、一碗水[陕西]来源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山荷叶(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残茎及

  • 梅花刺根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根药材名称梅花刺根拼音Méi Huā Cì Gēn出处《贵阳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形态详"青刺尖"条。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