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聚叶虎耳草

聚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聚叶虎耳草

拼音Jù Yè Hǔ ěr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Fascicleleaf Rockfoil

别名松蒂

出处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聚叶虎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fraga confertifolia Engl et lrmsch.

原形态聚叶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4-10.5cm。丛生。茎紫红色,密被腺毛,基部具较小的莲座叶丛;叶片肉质,椭圆形至匙状长圆形,长3-5mm,宽1-1.6mm,先端具软骨质短尖头,两面无毛或背面疏生刚毛,边缘具刚毛状睫毛;茎生叶肉质,较密,以中部者较大,向上、向下渐变小,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先端争急尖具短尖头,下部者,两面和边缘均具腺毛;中部以上者,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腺毛。多歧聚伞花序,具花2-12朵,或单花生于茎顶;花梗被褐色腺毛;萼片卵形,3脉于先端不汇合;花瓣黄色,下部具橙色斑点,近长圆形至狭卵形,基部狭缩成爪,3脉,基部侧脉旁具2痂体;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至倒卵球形,花柱2。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草甸和石隙。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胆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发热,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甘肃中草药手册》:用于痈毒发烧、胆囊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桕

    药材名称乌桕拼音Wū Jiù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

  • 土常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常山药材名称土常山拼音Tǔ Chánɡ Shān别名腊莲、羊耳朵树、甜茶[叶]来源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腊莲绣球Hydrangea strigosa Rehd.,以根入药

  • 珊瑚草

    药材名称珊瑚草拼音Shān Hú Cǎo别名缠百合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夏季采收花序,晒干。原形态竹叶吉祥草(《植物名实图考》)攀援状草本,长0.5~1米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

  • 小白花苏

    《中药大辞典》:小白花苏药材名称小白花苏拼音Xiǎo Bái Huā Sū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50厘

  • 大肺筋草

    《中药大辞典》:大肺筋草药材名称大肺筋草拼音Dà Fèi Jīn Cǎo别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黑蒴

    药材名称黑蒴拼音Hēi Shuò别名化血胆来源玄参科黑蒴Melasma arvense (Benth.)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凉。功

  • 吴茱萸根

    《中药大辞典》:吴茱萸根药材名称吴茱萸根拼音Wú Zhū Yú Gēn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根或根的韧皮部。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吴茱萸&quo

  • 冬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凌草药材名称冬凌草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镜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 (Hamst.) C.

  • 水玉簪

    药材名称水玉簪拼音Shuǐ Yù Zān别名青竹、草莲来源药材基源:为水玉簪科植物水玉簪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rmannia distith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