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胡萝卜子

胡萝卜子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子

药材名称胡萝卜子

拼音Hú Luó Bo Zǐ

出处《纲目》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全草拨起或摘取果枝,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种子含挥发油达1.6%。其中含有α-蒎烯、l-柠檬烯、1,8-桉叶素、牻牛儿醇、乙酸牻牛儿酯、香草醇、柠檬醛、石竹烯、胡萝卜次醇、胡萝卜醇、对-聚伞花素、细辛醚、甜没药烯等。种子中尚含黄酮类脂肪油。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的甘油酯、胡萝卜甾醇等。

药理作用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与罂粟碱、凯林相似,扩张冠状血管,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之冠脉机能不足的患者。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久痢。"

②《本草撮要》:"治痰喘,并治时痢(锅底灰内煨之,去外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胡萝卜子

药材名称胡萝卜子

拼音Hú Luó Bo Zǐ

英文名Carrot Frui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全草拔起或摘取果核,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20cm。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花柄不等长。果实圆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药理作用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与罂粟碱、凯林相似,扩张冠状血管,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之冠脉机能不足的患者。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燥湿散寒;利水杀虫。主久痢;久泻;虫积;水种;宫冷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9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纲目》:治久痢。

2.《本草撮要》:治痰喘,并治时痢(锅底灰内煨之,去外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独龙

    药材名称独龙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合萌叶

    《中药大辞典》:合萌叶药材名称合萌叶拼音Hé Ménɡ Yè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叶。功能主治治痈肿,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捣汁,2~3两。外用:研

  • 苦瓠叶

    药材名称苦瓠叶拼音Kǔ Hù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

  • 缠竹黄

    药材名称缠竹黄别名蔓龙胆、虎牙草来源龙胆科缠竹黄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um (Marq.) H. Smi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肝肺火。主治咳

  • 紫珠叶

    药材名称紫珠叶拼音Zǐ Zhū Yè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药材名称菾菜根拼音Tiàn Cài Gēn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

  • 水黄连

    药材名称水黄连拼音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黄脚鸡、硬水黄连、硬杆子水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

  • 桑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黄药材名称桑黄拼音Sānɡ Huánɡ别名胡孙眼、桑耳、针层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 ex Fr.)Que

  • 牛角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瓜药材名称牛角瓜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来源萝藦科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 ex Ait.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

  • 小血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藤药材名称小血藤拼音Xiǎo Xuè Ténɡ别名钻骨风、八仙草(《分类草药性》),血糊藤(《经济植物手册)),钻石风(《重庆草药》),天青地红(《陕西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