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脉果漆

脉果漆

药材名称脉果漆

拼音Mài Guǒ Qī

别名泌脂藤、大飞天蜈蚣、退黄藤、肥力漆、红根叶、追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gia sarmentosa (Lecte.)Hand.Mazz.[Phlebochiton sarmentosum Lecte.;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叶鲜用,茎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藤攀援状木质藤本。小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叶轴和叶柄上面具槽;小叶对生,叶柄长3-8mm叶片长圆或椭圆状长圆形,长4-9.5cm,宽1.5-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近心形,边缘上半部具疏钝齿或近全缘,叶面具灰白色细小乳突状,中脉被卷曲黄色微柔毛,叶背脉腋具灰黄色髯毛;侧脉6-8对,侧脉和细脉在叶背突起;薄纸质。花小,杂性;圆锥花序长8-20cm或更长,分枝疏散而纤细,被稀疏平展微柔毛;小苞片小,钻形,长约1cm,外面和边缘被毛;花梗长1-1.5mm,无毛;花萼5裂,无毛,裂片三角形,长约0.8mm;花瓣5,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1.5mm,无毛;雄蕊10,长约0.7mm,花丝钻形,花药小,卵圆形;花盘无毛;子房球形,径约lmm,无毛,花柱侧生,长约0.5mm,柱头盾状。核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0-15mm,宽8-10mm,无毛,压扁,中果皮具红色胶状粘液。种子1颗,长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山灌木丛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痈疡;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鲜品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连

    药材名称通天连别名乳汁藤、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跌打,毒蛇咬伤,疮疥。用法用量0.5~1钱,水煎

  • 尖药花

    药材名称尖药花拼音Jiān Yào Huā别名大毛叶、蓝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尖药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chmanthera tomentosa (Wall.) Nees [Rue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肉桂

    《中国药典》:肉桂药材名称肉桂拼音Ròu Guì英文名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

  • 马甲子叶

    药材名称马甲子叶拼音Mǎ Jiǎ Zǐ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叶片。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外敷治眼热痛,痈疽溃脓。摘录《中药大辞典》

  • 山小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二郎剑

    药材名称二郎剑拼音èr Lánɡ Jiàn别名见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henry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拼音Lín Yī Cǎo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

  • 马蹄根

    《中药大辞典》:马蹄根药材名称马蹄根拼音Mǎ Tí Gēn别名马蹄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