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自消容根

自消容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根

药材名称自消容根

拼音Zì Xiāo Rónɡ Gēn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猪屎豆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自消容"条。

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治伤症。"

②《岭南采药录》:"治内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自消容根

药材名称自消容根

拼音Zì Xiāo Ró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Assan Crotalaria

别名马铃根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alaria assamitca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猪屎豆直立灌木状草本,高1-2m。茎和枝均有丝光质短柔毛。单叶互生,膜质;叶柄长2-3mm;托叶小,钻形,宿存;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宽2-2.5cm,先端钝,有小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绢质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疏生,有花20-30朵,花梗长约1cm;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花萼长12-16mm,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2-15mm;蝶形花冠,金黄色,伸出萼外,长达2cm;雄蕊10,单体,花药异型;雌蕊1,花柱长,弯曲。荚果长圆形,上部宽大,下部较狭,长约5cm,宽1.5-2cm。种子多数。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台湾、湖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栽培于我国南部。

性味淡;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降压。主跌打损伤,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伤症。

2.《岭南采药录》:治内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釜脐墨

    药材名称釜脐墨拼音Fǔ Qí Mò别名月下灰(《补缺肘后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墨(《四声本草》),铛墨(《开宝本草》),釜底墨(《本草图经》),锅底墨(《普济方》),

  • 杜鹃花叶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叶药材名称杜鹃花叶拼音Dù Juān Huā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苦壶卢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药材名称苦壶卢拼音Kǔ Hú Lú别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

  • 揉白叶

    药材名称揉白叶拼音Róu Bái Yè别名粉桐叶、羊脆骨、睡眠果、狗肋巴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Ham. ex D

  • 楤叶悬钩子

    药材名称楤叶悬钩子拼音Sǒnɡ Y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Raspberry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楤叶悬钩子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rv

  • 芨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芨芨草药材名称芨芨草拼音Jī Jī Cǎo别名枳机草、席箕草来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以茎基部及花、根状茎入药。生境分

  • 九连灯

    药材名称九连灯别名石梅、石杨梅、石虾、石仙桃、七仙桃、鬼子头、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草来源兰科九连灯Liparis plicata 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清凉

  • 青荚叶茎髓

    药材名称青荚叶茎髓拼音Qīnɡ Jiá Yè Jīnɡ Suǐ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H.himalaica Hook.f .et Tho-ms.ex

  • 香苏草

    药材名称香苏草拼音Xiānɡ Sū Cǎo别名野巴子、野拔子、野香苏、小铁苏、扫把茶、草拔子、香芝麻蒿、皱叶香薷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野坝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全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