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南星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

拼音Huā Nán Xīnɡ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浅裂南星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lobatum Engl.[A.lobatum Engl.var.rosthornianum Engl.;A. lobatumEngl. Var.latisectum Eng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浅裂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4cm。鳞叶线状披针形,最上的长12-15cm,先端锐尖或钝。叶1或2,叶柄长17-35cm,下部具鞘,黄绿色,有紫色斑块,形如花蛇;叶片3全裂,中裂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基部狭楔形或钝,长8-22cm,宽4-10cm,具1.5-5cm的长柄;侧裂片无柄,不对称,长圆形,外侧宽为内侧的2倍,下部1/3具宽耳,长5-23cm,宽2-8cm;侧脉脉距约Icm,集合脉距边缘5mm。花序柄长较叶柄为短;佛焰苞外面淡紫色,管部漏斗状,喉部无耳,斜截形,骤狭为檐部;檐部被针形,狭渐尖,有时具长2-3cm的尾尖,深紫色或绿色,下萼或垂立。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花疏,雄花具短柄,花药2-3,药室青紫色,顶孔纵裂;雌花序圆柱形或近球形;各附属器具长约6mm的细柄,先端钝圆,直立。浆果,有种子3颗。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直径2-5cm;表面深棕色。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气微,味辛、麻,刺舌。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需经炮制后用)。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

  • 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芋药材名称竹芋别名结粉、山百合来源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

  • 网脉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网脉旋蒴苣苔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来源苦苣苔科网脉旋蒴苣苔Boea dictyoneur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广西、广东。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蒟蒻薯叶

    药材名称蒟蒻薯叶拼音Jǔ Ruò Shǔ Yè别名老虎须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nor Ridl.;T.

  • 紫菀

    《中国药典》:紫菀药材名称紫菀拼音Zǐ Wǎn英文名RADIX ASTERIS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

  • 野火球

    药材名称野火球拼音Yé Huǒ Qiú英文名all-grass of Wild Clover别名野车轴草、豆参、也火球、野火萩。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一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火球的全

  • 白榄根

    药材名称白榄根拼音Bái Lǎ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根。功能主治清咽,解毒,利关节。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①《岭南采药录》:"治脚气,白浊。&qu

  • 扁豆藤

    《中药大辞典》:扁豆藤药材名称扁豆藤拼音Biǎn Dòu Té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 皂柳根

    《中药大辞典》:皂柳根药材名称皂柳根拼音Zào Liǔ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

  • 无患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树皮拼音Wú Huàn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功能主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