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草藤乌

草藤乌

药材名称草藤乌

拼音Cǎo Ténɡ W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筒冠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phocranion macranthum(Hook.f.)C.Y.Wu[Plectranthus macranthus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筒冠花,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铺匐;茎直立,常基部伏地面上升,高250-70cm,中部以下无叶,钝四棱形,单一或有时分枝。叶对生;叶柄长0.5-3cm,靠近叶近于无柄;叶片近膜质,卵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锯瞪,上面绿色,极疏生具节平伏小刚毛,下面较淡,脉上被微柔毛,侧脉4-6对。总状花序顶生,单一或有时具花序组成;小苞片对生,宿存,具缘毛,披针形,长4-10mm;花萼花时极细小,长仅约4mm,果时极增大,长达1.2cm,阔钟形,外面被微柔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花冠粉红、紫至淡紫蓝色,长达2.5cm,筒状,喉部稍扩大,冠檐短5浅裂,2唇形,上唇4裂,裂片卵圆表,下唇稍长,近圆形,稍内凹;雄蕊4,内藏下对较长;柱头2裂,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具点,基部有一小白痕,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莽草根

    药材名称莽草根拼音Mǎnɡ Cǎo Gēn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

  • 倒提壶

    药材名称倒提壶拼音Dǎo Tí Hú别名蓝布裙、狗屎花、狗屎萝卜、狗屎蓝花、贴骨散、大肥根、拦路虎、鸡爪参、一把抓、绿花叶、绿花心、七星箭[四川重庆]、蓝花参[云南红河]来源紫草科

  • 骆驼黄

    《中药大辞典》:骆驼黄药材名称骆驼黄拼音Luò Tuo Hu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性味苦,平,微毒。功能主治治风热惊疾。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摘

  • 杉子

    《中药大辞典》:杉子药材名称杉子拼音Shān Zǐ别名杉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

  •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

  • 马鬐膏

    《中药大辞典》:马鬐膏药材名称马鬐膏拼音Mǎ Qí Gāo别名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性味①《别录》:

  • 瑞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瑞苓草药材名称瑞苓草拼音Ruì Línɡ Cǎo来源菊科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

  • 箬蒂

    药材名称箬蒂拼音Ruò Dì英文名leaf base of Chequershaped Indocalamus出处出自《本经逢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基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d

  • 干冬菜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纲目拾遗》),陈干菜(《本草再新》)。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经盐腌蒸晒而成。原形态形态详"菘菜&qu

  • 阴蚼

    药材名称阴蚼拼音Yīn Qú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原形态体略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头大,不能缩入甲内;头部覆有整块的角质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