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荷秋藤

荷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秋藤

药材名称荷秋藤

别名石龙藤、五中土

来源萝藦荷秋藤Hoya lancilimba Merr.,以茎、叶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主治跌打刀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荷秋藤

药材名称荷秋藤

拼音Hé Qiū Té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leaf Waxplant

别名剑叶球兰、五中土、大叶石仙桃、石龙藤

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荷秋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ya lancilimba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全株无毛;茎节间长5-25cm,生气根。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3cm;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1-14cm,宽2.5-4.5cm,两端急尖,鲜时绿色,干后灰白色而皱缩;侧脉不明显,弧曲上升。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7cm;花冠白色,直径约3cm,裂片宽卵形;副花冠星状,肉质,中部凹陷,外角圆形;花粉块每室1个,直立。蓇葖果狭披针形,长达15cm,直径约1cm。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340m的蔬密林中,附生于大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三萜类成分。

性味苦;辛;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热痹;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味苦、辛,性凉。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及驳骨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椿

    药材名称香椿拼音Xiānɡ Chūn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来源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石上瓜子菜

    药材名称石上瓜子菜拼音Shí Shànɡ Guā Zǐ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东南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lfredii Hance[S.formosanum N.E.

  • 针筒线

    药材名称针筒线拼音Zhēn Tǒnɡ Xiàn别名心胆草、柳叶菜、小对经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长籽柳叶菜Epilobium pyrricholophum Franch. et Savat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黄麻根

    《中药大辞典》:黄麻根药材名称黄麻根拼音Huánɡ M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性味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②《陆川本草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滇鸡骨常山

    《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药材名称滇鸡骨常山拼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处《中药材品种论述》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成厚片。原形态鸡骨常山(

  • 鹅脚板根

    药材名称鹅脚板根拼音é Jiǎo Bǎn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根。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②《陕甘宁青

  •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药材名称鲤鱼脑拼音Lǐ Yú N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