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莴苣子

莴苣子

《中药大辞典》:莴苣子

药材名称莴苣子

拼音Wō Jù Zǐ

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簸净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莴苣"条。

生境分部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而扁,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外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小的顺直纹理;搓去外皮,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粥、煎汤或研细酒调。外用:研末涂擦。

复方①治乳汁不行:㈠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㈡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

②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③治阴囊颓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

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束,频擦之。(《摘元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莴苣子

药材名称莴苣子

拼音Wō Jù Zǐ

英文名Seed of Garden Lettue

别名苣蕂子、白苣子、生菜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产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原形态莴苣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粗,厚肉质。基生叶丛生,向上渐小,长圆状倒卵形,长10-30cm,全缘或卷曲皱波状;茎生叶互生,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有15个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狭或长椭圆状倒卵形,灰色、肉红色或褐色,微压扁,每面有纵肋7-8条,上部有开展柔毛,喙细长,淡白色或褐红色,与果身等长或稍长,冠毛白色。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赤有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 瘦果呈长椭圆形至卵圆形而扁,一端渐尖,另一端钝圆。长3-5mm,宽1-2mm。外表灰白色,棕褐色,黑褐色。瘦果的每一面具7-8条形成顺直纹理的纵肋,用时可搓去外歧,多搓时即呈细毛状(纤维状)。搓去外歧后,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 莴苣子挥发油0.2%水溶液,剂量0.1mg/10g,0.5mg/10g腹腔注射,小白鼠代谢笼法,结果表明亥挥发油具有非常显着的利尿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1]。

2.抗心律失常作用 莴苣子总黄酮可非常明显地对抗S-T段移位的幅度和移位的持续时间。莴苣子总黄酮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给家兔注射垂体后叶素后,6/9发生心律失常,而莴苣子总黄酮可减沙律失常发生率至1/9,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赤明显综短。总黄酮还可以明显地减少由氯仿所引起的室颤。实验表明:莴苣子总黄酮对这些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着拮抗作用[2]。

3.毒性 小鼠尾静脉注射挥发油0.2%,水溶液至1ml/20g剂量,10只小鼠无死亡,未测得半数致死量[1]。

性味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胃;肝经

功能主治通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服3g。外用:适量,研末涂擦;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乳汁不行: 一、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二、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②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③治阴囊TUI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频擦之。(《摘元方》)

各家论述《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尾轮根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根药材名称虎尾轮根拼音Hǔ Wěi Lún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性味甘,温。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夜来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来香药材名称夜来香别名夜香花、夜兰香来源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Brum. f.) Merr.,以叶、花、果入药。叶随时可采,花、果分别于花期

  • 大羊角瓢

    药材名称大羊角瓢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 Los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

  • 白蓝翠雀花

    药材名称白蓝翠雀花拼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蓝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

  • 云南金莲花

    药材名称云南金莲花拼音Yún Nán Jīn Lián Huā别名鸡爪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云南金莲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llius yuinnanensis(Franch.)Ul

  • 大花威灵仙

    药材名称大花威灵仙拼音Dà Huā Wēi Línɡ Xiā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植物大花威灵仙的根和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采收

  • 阔叶假参

    药材名称阔叶假参别名粱王茶、良旺头、金刚尖、三叶树来源五加科阔叶假参Nothopanax latifolius Hand.-Mazz.,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