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菠菜子

菠菜子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

药材名称菠菜子

拼音Bō Cài Zǐ

别名蒺藜(《滇南本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果实

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

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性味以下出《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菠菜子

药材名称菠菜子

拼音Bō Cài Zǐ

别名刺薐菜子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叶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nacia oleracea L.

采收和储藏:6~7月种子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柔嫩多水。幼根带红色。茎直立,中空,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或有缺刻,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通常4,黄绿色,雄蕊4,伸出,花药不具附属物;雌花簇生于叶液,无花被,苞片纵折,彼此合生成扁筒,小苞片先端有2齿,背面通常各具1棘状附属物;花往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果皮与种皮贴生。种子直立。花期4-6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蔬菜之一。

化学成分种子含小龙骨素(polypodine)B,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1],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烯醇(stigmastenol)和豆甾烷醇(stigmastanol)[2]。

性味微温;微辛甜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9~15g;或研未。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姬蛙

    药材名称花姬蛙拼音Huā Jī Wā英文名Microhyla别名犁头(虫另)、三角蚂(虫另)、犁头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姬蛙科动物花姬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

  • 麻根

    《中药大辞典》:麻根药材名称麻根拼音Má Gēn别名麻青根(《药性论》)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功能主治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①陶弘景:

  • 伏龙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伏龙肝药材名称伏龙肝拼音Fú Lónɡ Gān别名灶心土来源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性状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削砍的刀痕。质较硬,断面

  • 大昏鸡头

    药材名称大昏鸡头别名刺齿贯众、尖耳贯众、大叶兰黄、大叶鲁基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大昏鸡头Cyrtomium caryotideum (Wall.) Pres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西、湖北、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川滇桤木

    药材名称川滇桤木拼音Chuān Diān Qī Mù别名滇赤杨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川滇桤木的嫩茎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采收

  • 红粘谷

    药材名称红粘谷拼音Hónɡ Zhān Gǔ别名老粘谷、风迎花、红苋莱、白苋菜、银苋菜、田银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L.采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赪桐叶

    《中药大辞典》:赪桐叶药材名称赪桐叶拼音Chēnɡ Tónɡ Yè别名红蜻蜒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性味《福建民间草药》:"

  • 蜡瓣花根

    药材名称蜡瓣花根拼音Là Bàn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