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菠菜子

菠菜子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

药材名称菠菜子

拼音Bō Cài Zǐ

别名蒺藜(《滇南本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果实

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

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性味以下出《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菠菜子

药材名称菠菜子

拼音Bō Cài Zǐ

别名刺薐菜子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叶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nacia oleracea L.

采收和储藏:6~7月种子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柔嫩多水。幼根带红色。茎直立,中空,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或有缺刻,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通常4,黄绿色,雄蕊4,伸出,花药不具附属物;雌花簇生于叶液,无花被,苞片纵折,彼此合生成扁筒,小苞片先端有2齿,背面通常各具1棘状附属物;花往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果皮与种皮贴生。种子直立。花期4-6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蔬菜之一。

化学成分种子含小龙骨素(polypodine)B,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1],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烯醇(stigmastenol)和豆甾烷醇(stigmastanol)[2]。

性味微温;微辛甜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9~15g;或研未。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肿足蕨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

  •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

  • 鸡肉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肉参药材名称鸡肉参拼音Jī Ròu Shēn别名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鸡肉参Incarvillea delavayi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

  • 肾子草

    《中药大辞典》:肾子草药材名称肾子草拼音Shèn Zǐ Cǎo别名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波斯婆婆纳,又名:波斯水苦

  • 鼠脂

    《中药大辞典》:鼠脂药材名称鼠脂拼音Shǔ Zhī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脂肪油。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汤火疮。"②《纲目》:"主耳聋。&q

  • 化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叶药材名称化香树叶拼音Huà Xiānɡ Shù Yè别名山柳叶(《湖南药物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原形

  • 牛筋条

    药材名称牛筋条拼音Niú Jīn Tiáo别名山胡椒、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冬不落叶。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牛筋树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u

  • 白云瓜花

    药材名称白云瓜花拼音Bái Yún Guā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

  • 美登木

    药材名称美登木来源卫矛科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双版纳。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癌症初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鹅肠菜

    药材名称鹅肠菜拼音é Chánɡ Cài别名脚皮菜、鸡肠菜、黑昆布、小海带、野海带、脚白菜、鹅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带、海带丝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