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菩提树皮

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皮

药材名称菩提树皮

拼音Pú Tí Shù P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树皮根皮

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物的药效相同,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树皮含脂肪及蜡0.7%,果胶0.8%。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失力初起,用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烧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用根皮七至八钱,晒干,蜜炙,水煎饭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菩提树皮

药材名称菩提树皮

拼音Pú Tí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Miquel Linden, Bark of Woollytwig Tuan Linden

别名小叶韧树皮、山桑皮。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的树皮、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miqueliana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花阴干。

原形态南京椴 乔木,高20m。树皮灰白色;嫩枝有星状毛,顶芽卵形,被星状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圆柱形,被茸毛;叶卵圆形,长9-12cm,宽7-9.5cm,先端急短尖,基部心形,整正或稍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被灰色或灰黄色星状茸毛,边缘有整齐锯齿;侧脉6-8对。聚伞花序长6-8cm,有花3-12朵,花序柄被灰色茸毛;花柄长8-12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8-12cm,宽1.5-2.5cm,两面有星状柔毛,初时较密,先端钝,基部狭窄,下部4-6cm与花序柄合生,有短柄,柄长2-3mm,有时无柄;萼片长5-6mm,被灰色毛;花瓣比萼片略长;退化雄蕊花瓣状,较短小;雄蕊比萼片稍短;子房有毛,花柱与花瓣平齐。果实球形,无梭,被星状柔毛,有小突起。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性状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物的药效相同,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皮含脂肪(fat),蜡(wax)及果胶(pectin)。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补虚止咳;活血散瘀。主劳伤乏力;久咳;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外用:适量,酒浸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

  • 相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相思子药材名称相思子拼音Xiānɡ Sī Zǐ别名相思豆、红豆、黑头小鸡、鸡母珠[台湾]、土甘草[广西]来源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

  • 香果树

    药材名称香果树拼音Xiānɡ Guǒ Shù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别名大猫舌、紫油厚朴、叶上花、小冬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香果树的

  • 山麻

    药材名称山麻拼音Shān Má别名斗鹿、油罐草、假龙胆草、巨腾。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长蒴黄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us olitorius 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挖

  • 大麦醋糟

    药材名称大麦醋糟拼音Dà Mài Cù Zāo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大麦制醋后剩余之糟粕。性味《纲目》:"酸,微寒,无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q

  • 棕板

    药材名称棕板拼音Zōnɡ Bǎn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arpus fortunei H.Wendl.的叶柄。9~1

  • 人参须

    药材名称人参须拼音Rén Shēn Xū出处《本经逢原》原作"参须"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①

  • 金挖耳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药材名称金挖耳拼音Jīn Wā ěr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

  • 水皂角

    药材名称水皂角拼音Shuǐ Zào Jiǎo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

  • 水八角

    《中药大辞典》:水八角药材名称水八角拼音Shuǐ Bā Jiǎo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