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菱粉

菱粉

《中药大辞典》:菱粉

药材名称菱粉

拼音Línɡ Fěn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菱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

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15%。

功能主治①朱权:"补中。"

②《纲目拾遗》:"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菱粉

药材名称菱粉

拼音Línɡ Fěn

英文名Singharanut starch, Waterchestnut starch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唐本草》:黄,作粉极白润宜人。

2.《纲目拾遗》:菱有多种, 者则皆可为粉。造粉之法,与造藕粉同。食菱粉而腹胀者,用姜汤或酒解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科相干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去壳,取其果肉,捣汁澄出淀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Amylose)15%。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清暑解毒。主脾虚乏力;暑热烦渴;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10-30g,沸水冲。

各家论述1. 朱权:补中。

2.《纲目拾遗》: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搬倒甑

    药材名称搬倒甑拼音Bān Dǎo Zènɡ别名七星箭[四川]来源蓝雪科角柱花属植物紫金莲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蓝雪花C. plumbaginoi

  • 狗娃花

    药材名称狗娃花拼音Gǒu Wá Huā英文名root of Hispid Heteropappus别名狗哇花、斩龙戟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石梓

    药材名称石梓别名笛簕狗脚迹、鼻血簕来源马鞭草科石梓Gmelina chinensis Bent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性味甘、微辛,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去瘀,去湿止痛。闭经:根1

  • 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松药材名称水松拼音Shuǐ Sōnɡ别名水松柏来源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Lamb.)K. Koch [G. lineatus (Poir.)Dr

  • 地枇杷

    药材名称地枇杷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

  •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拼音Shí Bì Lián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

  • 东莨菪

    药材名称东莨菪拼音Dōnɡ Lànɡ Dànɡ别名唐充(藏名)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

  • 熊油

    药材名称熊油拼音Xiónɡ Yóu别名熊脂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棕

  • 鹤草芽

    药材名称鹤草芽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发前(3~4月),挖出根部,取下冬芽,去掉地下根部,但可

  • 水线草

    药材名称水线草拼音Shuǐ Xiàn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水线草,又名:伞房花耳草。一年生、披散、纤弱草本,高15~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