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蓑衣莲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

药材名称蓑衣莲

别名耳叶紫菀

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麻,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治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蓑衣莲

药材名称蓑衣莲

拼音Suō Yī Lián

英文名Auriculateleaf Aster

别名银钱菊

出处始载于《云南玉溪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科耳叶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auriculatu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除去茎苗,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耳叶紫菀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70cm。根茎粗壮。茎单生稀丛生,上部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常有腺。下部叶密生,花期枯萎,叶片倒卵圆形至长圆形,基部渐狭;叶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6cm,宽0.5-1.2cm,先端钝或稍尖,下部稍狭,基部扩大成圆形抱茎的耳部,中部以上有浅齿或圆齿,或近全缘;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全部叶上面或两面被密糙毛,下部有腺且沿脉及边缘有长粗毛;侧脉3-4对国内外脉细。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端排成圆锥伞房状或伞房状;花序梗长1-8cm,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状;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近革质,外民支上部有密腺,或杂有短糙毛,内层中脉有腺,边缘膜质,常撕裂,有紫色长尖头;舌状花约30个,舌片白色,长8-10mm;管状花长达5mm,裂片长1.5mm;花柱附片长0.5mm。冠毛1层,白色或稍红色,有糙毛。瘦果狭倒卵圆形,被疏短毛。花、果期4-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止咳平喘。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四川中草药》: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消炎的功能。用于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气管炎、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棱菊

    药材名称六棱菊拼音Liù Lénɡ Jú别名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来源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Roxb.)S

  • 老虎耳根

    药材名称老虎耳根拼音Láo Hǔ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植物中华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中

  • 皱叶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皱叶狗尾草药材名称皱叶狗尾草拼音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别名马草、烂衣草来源禾本科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

  • 白簕枝叶

    药材名称白簕枝叶拼音Bái Lè Zhī Yè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别名白茨叶、白勒远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小果千金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果千金榆药材名称小果千金榆拼音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别名野梅树、大叶马料、华鹅耳杨来源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大花列当

    药材名称大花列当拼音Dà Huā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megalantha H. Smith [O.aximia H.Sm

  • 山芹

    药材名称山芹拼音Shān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sieboldi;(Miq.)Nakai[Peu-cedanum sieboldi Miq

  • 罗伞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伞树药材名称罗伞树别名高脚罗伞树、高脚罗伞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 Blume,以根、叶入药。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咽消肿,散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