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叶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复方①治下疳疮: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摄生众妙方》)

②治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

性味甘;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用捣敷。

复方①治下疳疮: 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 (《摄生众妙方》)②治痈疽脓成不溃: 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石韦

    药材名称小石韦拼音Xiǎo Shí Wéi别名反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飞惊草、人头发(《贵州民间药物》),山蚂蝗(《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相

  • 白地牛

    药材名称白地牛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

  • 小红人

    《中药大辞典》:小红人药材名称小红人拼音Xiǎo Hónɡ Rén别名土三七、大碎米草(《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

  • 窿缘小叶桉

    药材名称窿缘小叶桉拼音Lónɡ Yuán Xiǎo Yè ān别名露缘桉、风吹柳来源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 exsert F. V. Muell.,以叶入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山橘叶

    《中药大辞典》:山橘叶药材名称山橘叶拼音Shān Jú Yè别名金豆叶(《广东中药》)。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橘的叶。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山橘(《本草求原》),又名:

  • 除虫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除虫菊药材名称除虫菊别名白花除虫菊来源菊科除虫菊属植物除虫菊Pyrethryum cinerariifolium Trev.[Chrysanthemum cinerariae fo

  • 叶上花

    药材名称叶上花拼音Yè Shànɡ Huā别名叶上珠来源山茱萸科青荚叶属植物西南青荚叶Hewingia himalaica Clarke和青荚叶H. japonica (Thunb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红丝线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丝线药材名称红丝线拼音Hónɡ Sī Xiàn别名红丝线草、山蓝、红蓝、青丝线、四川草来源爵床科红丝线草属植物红丝线Peristrophe roxburg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