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藏青果

藏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

性味苦、微甘、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解毒。用于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喉干燥。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含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别名西青果(《中药材手册》),西藏青果(《饮片新参》)。

出处《中药材手册》

来源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

生境分部本品以往由尼泊尔进口,经西藏运销各地。

性状干燥幼果呈扁长卵形,略似橄榄,下部有果柄痕,长2~3厘米,宽0.5~1.2厘米,外表黑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有胶质样光泽;果肉厚,黄绿色,核不明显,稍空心,小者黑褐色,无空心。气无,味苦涩,微甘。以干燥、坚实,断面无空心者为佳。

性味①《饮片新参》:"酸苦涩,微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涩,寒。"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肺、胃等经。"

功能主治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

①《饮片新参》:"治阴虚白喉,杀虫生津。"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注意《饮片新参》:"风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

复方①治肺炎,喉炎,扁桃体炎:藏青果配薄荷蛇莓白芍甘草、丹皮、川贝,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急性肠炎:藏青果配老鹳草香青(菊科香青属植物),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取西藏青果干品10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小时,压渣过滤约得100毫升。成人15~20毫升,10~15岁10~15毫升,5~10岁5~10毫升,日服3~4次,连服3~4天。如粪便仍未改善、培养阳性者,则兼施保留灌肠。亦可将其制成浸膏,成人日服3次,每次6~12克(干漫膏0.6克等于原生药1克),小儿酌减。共观察65例,除急性者因有失水及腹痛剧烈、恶心呕吐而配合输液或给颠茄合剂外,均未另给其他抗痢药物,结果均痊愈。发热者41例,在3~36小时退热,平均退热为16.54小时;腹痛及乙状结肠压痛在2~6天消失:里急后重在2~7天消除;大便性状及次数多数在3~5天恢复正常,镜检红白细胞及粘液消失、大便培养痢疾杆菌转阴分别平均为4.57天和3.65天。治程中未引起任何副作用及中毒症状。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Medicine Terminalia

别名西藏青果、西青果

出处出自《中药材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为使君子诃子的幼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未成熟的幼果,经水烫后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0m。枝近无毛,皮孔细长,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色,被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粗壮,长1.8-2.3cm,距顶端1-5mm处有2(-4)腺体;叶往卵形或椭圆形,长7-14cm,宽4.5-8.5cm,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又组成圆锥花序;花两性;花萼管杯状,淡绿带黄色,长约3.5mm,5齿裂,长约1mm,三角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黄棕色的柔毛;花瓣缺;雄蕊10,高出花萼之上,花药小,椭圆形;子房下位,1室,圆柱形,长约1mm,被毛,干时变黑褐色,花柱长而粗,锥尖。核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4-4.5cm,径1.9-2.3cm,青色,粗糙,无毛,成熟时变黑褐色,通常有5条钝棱。花期5月,果期7-9月。

本变种与诃子的区别在于:幼枝、幼叶全被铜色平伏长柔毛;苞片长过于花;花萼外无毛;果卵形,长不足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幼果呈长卵形,略扁,。一端较大,另端略小,印尖,下部有一果柄痕。有的稍弯曲。长1.5-3cm,直径0.5-1.2cm。表面黑褐色,具明显的纵皱纹,无空心。无臭、味苦涩,笛甘。

以身干、个均匀、质坚实、断面无空心者为佳。

性味味苦;微甘;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解毒。主虚证白喉;扁桃体炎;菌痢;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含服

注意《饮片新参》:风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

各家论述1.《钦片新参》:治阴虚白喉,杀虫生津。

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药材名称寸金草拼音Cùn Jīn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

  •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拼音Xiǎo Línɡ Dān别名人造雌黄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

  • 楝叶

    药材名称楝叶拼音Lià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夏、秋采,晒干。药理作用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而对人、畜无毒,其有效

  • 鸟不宿

    药材名称鸟不宿拼音Niǎo Bú Sù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

  • 蒌油

    《中药大辞典》:蒌油药材名称蒌油拼音Lóu Yóu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

  • 大石枣

    药材名称大石枣拼音Dà Shí Zǎo英文名Kansu Crabappl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陇东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kansuensis (

  • 蝙蝠藤

    药材名称蝙蝠藤拼音Biān Fú Ténɡ别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杨柳子棵、防己藤、黄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黄根藤、金百脚、山地瓜秧、爬山秧子。出处蝙蝠藤始见于《纲目拾遗》,云:"此藤附生岩壁、乔木及入

  • 《中药大辞典》:铁药材名称铁拼音Tiě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

  • 水牛角

    《中国药典》:水牛角药材名称水牛角拼音Shuǐ Niú Jiǎo英文名CORNU BUBALI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

  •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拼音Chūn Pí英文名CORTEX AILANTHI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