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蛇迷草

蛇迷草

药材名称蛇迷草

拼音Shé Mí Cǎo

英文名Degenerate Stapfiophyton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败蕊无距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fiophyton degeneratum C. Che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草本,直立,高7-20cm。具匍匐茎,逐节生根;直立茎四棱形,肉质,通常带红毛;叶片膜质或近纸质,卵形或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心形,长5-8cm,宽3-5cm,7-9基出脉,边缘具细浅锯齿,齿尖具刺状尖头,叶面被糙伏毛及密柔毛,有时糙伏毛基部具白色小圆斑点,基出脉微凹,侧脉不明显,背面被极细的微柔毛及极疏的糙伏毛,基出脉及侧脉微隆起。聚伞花序具1(-2)次分枝,长3-4cm,总梗长2-2.5cm,花梗长约1mm,果时增长达2-3mm,均被微柔毛及有时杂有疏腺毛,四棱形;花萼管状漏斗形,具四棱,近先端缢缩,长约5.5mm,被密微柔毛及疏腺毛,裂片广三角形,先端急尖,具刺尖头,长约0.5mm;花瓣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长刀尖,略偏斜,长8或6mm,宽3.5或2mm,被疏腺毛;雄蕊4枚能育,4枚退化成丝状,能育者长约13mm,花药披针状长圆形,长约6mm,退化者无花药,长6-10mm;子房卵形,先端平截,具膜质冠,4裂,裂片顶端具啮蚀状细齿。蒴果广卵形,具钝4棱,4棱;宿存萼与果贴生,较果略长,被疏腺毛,以上部为多,长及直径约4mm。花期4-5月,果期约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300m的山谷疏林下、水旁岩石缝间或积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解毒。主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鲜品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用于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 白花果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

  • 黄颡鱼涎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涎药材名称黄颡鱼涎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

  • 兴木蒂那布

    药材名称兴木蒂那布拼音Xìnɡ Mù Dì Nà Bù英文名root, leaf or flower of Szechwan-tibet Rabdosina别名川藏香茶菜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

  • 三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贵州、河南、西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理气

  • 矮柳穿鱼

    药材名称矮柳穿鱼拼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

  • 紫花景天

    药材名称紫花景天拼音Zǐ Huā Jǐnɡ 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 mingjinianum 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广

  • 多花景天三七

    药材名称多花景天三七来源景天科多花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 var. floribundum Nakai,以全草、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治吐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