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蜻蜒兰

蜻蜒兰

药材名称蜻蜒兰

拼音Qīnɡ Yán Lán

英文名all-grass of Asiatic Dragonflyorchis

别名竹叶

出处出自《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蜻蜓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ularia fuscescens ( L.) Lind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蜻蜒兰,陆生植物,高24-50cm。根茎短,根粗,肉质,或多或少呈指状。茎直立,具1-3枚叶。叶倒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15cm,宽3-7cm,先端钝。总状花序狭长,具多数花;花苞片狭披针形,常长于子房;花小;中萼片卵形,急尖,长3.5-4mm,宽2.5-3mm,侧萼片斜椭圆形,外缘外卷而呈舟状,较中萼片长而狭;花瓣较狭,斜狭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唇瓣舌状披针形,长3.5-4mm,基部两侧各具1枚三角形的小裂片,小裂片长达1mm,中裂片舌状,两端稍狭,宽约1.5mm,距细长,弧曲,几与子房等长,向顶增厚;蕊柱先端两侧各具1枚钻状退化雄蕊,粘盘椭圆形,被蕊喙边所形成蚌壳状粘囊包着。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主烧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烧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脱木花上粉

    《中药大辞典》:通脱木花上粉药材名称通脱木花上粉拼音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

  • 石腊红

    药材名称石腊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鲜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茎肉质,基部木

  • 小礼花种子

    药材名称小礼花种子拼音Xiǎo Lǐ Huā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感应草Biophytumsensitivum(L.)DC.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sen

  • 乌榄仁

    《中药大辞典》:乌榄仁药材名称乌榄仁拼音Wū Lǎn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8~9月,果熟时采取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qu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烂茶叶

    药材名称烂茶叶拼音Làn Ch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泡过的茶叶。功能主治《救生苦海》:"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

  • 鹿耳翎根

    药材名称鹿耳翎根拼音Lù ěr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gera alata (D. Don) She.-Bip.采收和储藏:来季采收,洗净,鲜用

  • 水菇里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麻、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

  • 鲂鱼

    《中药大辞典》:鲂鱼药材名称鲂鱼拼音Fánɡ Yú别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原

  •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药材名称皂荚子拼音Zào Jiá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