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凤仙花

西藏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凤仙花

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

来源凤仙花科西藏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 f. et Thoms.,以花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利尿。主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凤仙花

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

拼音Xī Zànɡ Fènɡ Xiān Huā

别名凤仙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锐齿凤仙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patiens arguta Hook.f.et Thom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锐齿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茎坚硬,直立,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锐锯齿;侧脉7-8对。总花梗极短,腋生,花1-2朵,花梗细长,基部有2刚毛状苞片;花大,粉红色或紫红色;萼片4,外面2个半卵形,长突尖,内面2个狭披针形;旗瓣圆形,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具小突尖,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宽长圆形,上部裂片大,斧形,先端2浅裂,背面有明显的小耳,唇瓣囊状,基部延长成内弯的短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纺锤形,先端喙尖。种子少数,圆球形,稍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0-2600m的林下或山谷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水。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帘子藤

    药材名称帘子藤拼音Lián Zi Ténɡ别名花拐藤、腰骨藤、长角胶藤来源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 laxiflora (Blume) O. 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

  • 狗胆

    《中药大辞典》:狗胆药材名称狗胆拼音Gǒu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胆。性味苦,寒。①《本经》:"平。"②《药性生论》:"味苦,有小毒。"③《玉楸药

  • 马唐

    《中药大辞典》:马唐药材名称马唐拼音Mǎ Tánɡ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

  • 黑果小檗

    《中药大辞典》:黑果小檗药材名称黑果小檗拼音Hēi Guǒ Xiǎo Bò别名刺黄柏、则热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灌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 条裂山莴苣

    药材名称条裂山莴苣来源菊科条裂山莴苣Lactuea indica L. ssp. laciniata (Houtt.) Steb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山西、河北、陕西、山东、浙江。功能主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三钻风

    《中药大辞典》:三钻风药材名称三钻风拼音Sān Zuàn Fēnɡ别名山胡椒、升子树叶(《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三丫乌药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三丫乌药,又名:香丽

  • 朱唇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唇药材名称朱唇拼音Zhū Chún别名小红花来源唇形科朱唇Salvia coccina Fuss. ex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广西、福建、云南有栽培。

  • 慈姑叶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药材名称慈姑叶拼音Cí G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②《重庆草药》:&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