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圆柏

西藏圆柏

药材名称西藏圆柏

拼音Xī Zànɡ Yuán Bǎi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大果圆柏的枝叶和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tibetica Kom.[Juniperus tibetica Kom.]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集带叶绿枝及种子,洗净,去残枝败叶,去枝外皮,晾干。

原形态大果圆柏,乔木,高达30m,稀呈灌木状。树冠绿色、淡黄绿色或灰绿色;树皮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分枝不密,一回分枝圆柱形,二至三回分枝近圆柱形或四棱形。鳞叶绿色或黄绿色,交叉对生,稀3叶交叉轮生,长1-3mm,先端钝或钝尖,背面拱圆或上部有钝脊,腺体明显,位一叶背中部,条状椭圆表或条形;刺叶常生于幼针形,长4-8mm,上面凹,有白粉;中脉下面拱凸,沿脊有细纵槽。雌雄异株或同株,雄球花近球形,雄蕊3对,花药2-3,药隔近圆形。球果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成熟前绿色或有黑色小斑点,熟时红褐色、褐色至黑色或紫色,内有种子1颗,种子卵圆形,微扁,基部圆,两侧或中上部有2-3钝纵脊,表面具4-8个较深的树脂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600m的林中或组成钝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肺炎;胆囊炎;疮疖;炭疽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鞍叶

    药材名称马鞍叶拼音Mǎ ān Yè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以根、幼枝及叶入药。根全年采,幼枝及叶夏季采,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白残花

    药材名称白残花别名野蔷薇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苦、涩,寒。功能主

  • 风湿木

    药材名称风湿木别名大叶萝芙木、阔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风湿木Rauvolfia latifrons Tsiang,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风湿痛;外用可接骨。摘录《全国中

  • 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珠药材名称紫珠拼音Zǐ Zhū别名紫珠草、止血草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树C. dichotoma (L

  • 鹩哥舌

    《中药大辞典》:鹩哥舌药材名称鹩哥舌拼音Liáo Gē Shé别名鹩哥利(《陆川本草》),鸟舌草(《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松叶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

  • 兔肝

    《中药大辞典》:兔肝药材名称兔肝拼音Tù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性味①《纲目》:"性冷。"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 毛罗勒

    药材名称毛罗勒拼音Máo Luó Lè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basilicum L.var. pilosum (Wi

  • 小萹蓄

    《中药大辞典》:小萹蓄药材名称小萹蓄拼音Xiǎo Biǎn Xù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开花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

  • 三品一枝花

    药材名称三品一枝花拼音Sān Pǐn Yì Zhī Huā别名米洋森、地沙来源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植物三品一枝花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