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豆列当

豆列当

药材名称豆列当

拼音Dòu Liè D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豆列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nagettaea labiata H. Smi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豆列当 寄生草本,高10-11cm。地上部分仅高3-3.5cm。茎粗壮,根短。叶少数,鳞片状,鲜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6-9mm。花多数,常8-10朵密集簇生于茎的顶端,呈头郑州市;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8-2.2cm,宽4-5mm。先端渐尖,两面近无毛;小苞片2枚,线状披针形;花萼筒状,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干后黄色,直立,长5-6cm,花冠裂片内面及边缘密被长绵毛;雄蕊4枚,着生于距花冠筒基部1-1.2cm外,花丝稍粗壮,长3-3.5cm,中部以下密被长绵毛,向上渐变无毛,花药密被黄白色长绵毛;子房卵球形,花柱长4-4.5cm,柱头近球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寄生于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的根部。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泻。主痈肿疮毒;无名肿毒;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

  • 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

  • 白花藤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药材名称白花藤拼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

  • 木蹄

    药材名称木蹄拼音Mù Tí别名桦菌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木蹄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L.ex Fr) Teng[Boletus

  • 蒌蒿

    《中药大辞典》:蒌蒿药材名称蒌蒿拼音Lóu Hāo别名蒌(《诗经》),购、蔏蒌(《尔雅》)。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

  • 节瓜

    药材名称节瓜拼音Jié G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节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为冬瓜的变种。茎略成方形,被黄褐色毛,卷须分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阔卵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土木贼

    药材名称土木贼拼音Tǔ Mù Zéi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 铁拳头

    药材名称铁拳头拼音Tiě Quán Tou别名铁菱角、四角薄茶、溪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管香茶菜的根、叶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longituba(Miq.)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