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豆角柴

豆角柴

《中药大辞典》:豆角柴

药材名称豆角柴

拼音Dòu Jiǎo Chái

出处《贵州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小叶卵形或倒卵形,硬纸质,顶端小叶稍大,长4.5~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圆形稍狭,全缘,下面被柔毛;叶柄长1~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柄长5~6毫米;萼5裂,狭披针形,上面2个合生,有毛;花冠深紫色,长1厘米,龙骨瓣、旗瓣和翼瓣近于等长。荚果椭圆形,被稀疏的绢毛,长5~7毫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性凉,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解热。治感冒发热,以豆角柴、茴香根等分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豆角柴

药材名称豆角柴

拼音Dòu Jiǎo Chái

英文名Root of Delavay Clovershrub

别名西南秔子梢。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药豆科植物西南秔子梢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ylotropis delavayi(Franch.)Schindl.[Lespedez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西南秔子梢 灌木,高1-3m。小枝有棱,除小叶上面及花冠外,均被贴生绢。三出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小叶卵形或倒卵形,硬纸,顶端小叶稍大,长4.5-6cm,宽2.5-4.5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圆形稍狭,全缘,下面被柔毛。总状花序密集,形成大而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蝶形,长柄长5-6mm;花萼钟状,萼齿5裂,狭披针形,交萼筒长二倍,上面2个合生,有绢毛;花冠深紫色,无毛,长约1cm,龙骨瓣、旗瓣、翼瓣几等长。荚果椭圆形,长5-7mm,脉纹明显,被稀疏的绢毛。花期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凉;辛;微苦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子油

    药材名称竹鼠子油拼音Zhú Shǔ Zǐ Yóu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性味味淡甘,性平。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治烫伤

  • 紫丁香

    药材名称紫丁香拼音Zǐ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叶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oblata Lindl.[S.vulgar

  • 杨梅叶蚊母树根

    药材名称杨梅叶蚊母树根拼音Yánɡ Méi Yè Wén Mǔ Shù Gēn英文名root of Myrica-like Distyl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杨梅

  • 波罗蜜叶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药材名称波罗蜜叶拼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化药

    药材名称化药拼音Huà Yào别名岩边七、小贯众、铁钉耙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Makino)Tagawa[Asp

  • 矮茎冷水花

    药材名称矮茎冷水花别名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来源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

  • 水牛尾

    《中药大辞典》:水牛尾药材名称水牛尾拼音Shuǐ Niú Wěi出处《食医心镜》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尾巴。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尾条,洗去毛,细切作腊

  • 血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血经草药材名称血经草别名狼尾巴草、狼尾花、红丝麻、青桩莲、鹭鸶连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狼尾珍珠菜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其根状茎亦单独入药。

  • 金线鱼

    《中药大辞典》:金线鱼药材名称金线鱼拼音Jīn Xiàn Yú别名洞鱼、波罗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长而侧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