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车桑子根

车桑子根

药材名称车桑子根

拼音Chē Sānɡ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Clammy Hopseedbush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donaea viscosa( L.)Jac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胶状粘液。单叶互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纸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形、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0.5-4cm,先端短尖、钝或圆,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流,无毛,干时光亮。花单怀,雌雄异株朱;花序顶生或在小枝上部腋生,比叶短,密花,主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花梗纤细,长2-5mm,有时可达1cm;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内屈,有腺点;子房椭圆形,外面有胶状粘液,2或3室花柱长约6mm,先端2或3深裂。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宽1.8-2.5cm,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花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

化学成分根皮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主牙痛;风毒流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耆

    药材名称黄耆拼音Huánɡ Qí别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

  • 山椒根

    药材名称山椒根拼音Shān Jiāo Gēn别名铁杆椒根(《贵州草药》),黄椒根、单面针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根。性味辛,温。①《贵州草药》:&qu

  • 白花射干

    《中药大辞典》:白花射干药材名称白花射干拼音Bái Huā Shè Gān别名冷水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驾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或全草。原形态白花射干,又

  • 丁榔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榔皮药材名称丁榔皮拼音Dīnɡ Lánɡ Pí别名丁木树、白对节子来源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梾木Cornus macrophylla Wall.,以树皮入药。夏

  •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药材名称含羞草根拼音Hán Xiū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

  • 丽萼熊巴掌

    药材名称丽萼熊巴掌拼音Lì è Xiónɡ Bā Zhɑnɡ英文名Longawn Metalleaf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丽萼熊巴掌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

  • 侧子

    《中药大辞典》:侧子药材名称侧子拼音Cè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

  • 苏铁花

    药材名称苏铁花拼音Sū Tiě Huā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鲜

  • 核桃仁

    《中国药典》:核桃仁药材名称核桃仁拼音Hé Tɑo Rén英文名SEMEN JUGLANDIS别名胡桃仁、胡桃肉、核桃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 的干

  • 草香附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香附药材名称草香附拼音Cǎo Xiānɡ Fù别名走茎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草香附Juncus amplifolius Camu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