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过岗龙

过岗龙

药材名称过岗龙

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

来源为豆科榼藤子属植物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以藤及种仁入药。藤全年可采,切片,蒸后晒干;种子冬春采,去外壳,煮熟或炒熟晒干碾粉。

性味藤:微苦、涩,平。种仁:微甘、涩,平。

功能主治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

种仁:利湿消肿。用于黄疸,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藤:0.3~1两。水煎服或浸酒服,并煎水洗患处。

种仁:粉1钱,开水冲服。

注意服用种仁,必须煮熟或炒熟,不可过量,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备注(1)本品树皮浸液能催吐、泻下,有强烈的刺激性,误入眼中可引起眼结膜炎。服用种仁,必须煮熟或炒熟,不可过量,否则有中毒的危险。中毒症状为头晕,呕吐,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减缓乃至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稀醋酸或鞣酸。如血压下降可皮下注射甲(基)肾上腺素或麻黄素25~50毫克;如循环、呼吸障碍时可用强心剂或兴奋剂,必要时给氧等对症治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拼音Suì Gǔ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

  • 《中药大辞典》:墨药材名称墨拼音Mò别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药以陈久者为佳。性味辛,平。①《本草拾遗》:"

  • 虎尾轮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药材名称虎尾轮拼音Hǔ Wěi Lún别名狐狸尾、猫尾草(《广西中药志》),统天草(《闽南民间草药》),大本山菁、古钱窗草、铁金锏(《泉州本草》),狗尾射(《福建中草药

  • 苦葛根

    《中药大辞典》:苦葛根药材名称苦葛根拼音Kǔ Gě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峨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

  • 橘叶巴戟

    药材名称橘叶巴戟拼音Jú Yè Bā Jǐ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itrifolia 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

  • 苦茄

    《中药大辞典》:苦茄药材名称苦茄拼音Kǔ Qié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茄科植物千年不烂心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千年不烂心(《植物名实图考》)多年生蔓生草本或亚灌木,长约2.5

  • 鼺鼠

    《中药大辞典》:鼺鼠药材名称鼺鼠拼音Léi Shǔ别名耳鼠(《山海经,),鼯鼠、夷由(《尔雅》),飞鸓(《广雅》),飞鼠(《上林赋》张揖注),飞生(《尔雅》郭璞注),飞生虫(《本草经集注》)

  • 小叶石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石楠药材名称小叶石楠拼音Xiǎo Yè Shí Ná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秋、冬采挖。原形态小叶石楠,又名:牛筋木、牛李子

  • 大花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花糙苏药材名称大花糙苏别名老鼠刺来源唇形科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

  •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药材名称柘木拼音Zhè M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原形态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