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过路惊

过路惊

药材名称过路惊

拼音Guò Lù Jīnɡ

英文名Fourangled Bredia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0.3-1.2m。芭圆柱形或略四棱形,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翅,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至椭圆形,长2.5-5cm,宽1.5-2.5cm,先端短渐尖,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具浅锯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基脉3出,表面微凹,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取决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项端,有花3-9朵功略多,无毛;花梗长约5mm,下弯;花4数,花萼短钟形,具4棱,长约2.5mm,裂片呈浅波状,先端具小短尖头;花瓣玫瑰色至紫色,卵形,先端急尖,略偏斜,长约5mm,宽约3mm;雄蕊4长4短,长者约8.5mm,花药披针形,呈镰状弯曲,长约3.5mm,花隔下延呈短柄,短者长约7mm,花药长约3mm,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半下位,扁球形,先端具4个有浅裂的突起,无毛。朔果杯形,四棱形,先端平截,露出宿存萼外,宿存萼浅杯形,四棱形,先端冠以浅波状宿存萼片,长约3mm,直径约4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坡、山谷林下,有湿地方或路旁。

资源分布:妥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药理作用实验证明,过路惊与多种镇静催眠药有协同作用。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熄风定惊。主小儿惊风;夜间啼哭;夜啼

用法用量内服: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用于小儿惊风,夜间惊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升麻

    《中国药典》:升麻药材名称升麻拼音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狗屎花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药材名称狗屎花拼音Gǒu Shǐ Huā别名一把抓、蓝狗屎花(《滇南本草》),蓝布裙(《四川通志》),附地菜、牛舌头花(《植物名实图考》),狗舌花(《滇南本草图谱》),龙须草、七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鷩雉

    药材名称鷩雉拼音Bì Zhì别名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原形态体长

  • 小扁豆根

    药材名称小扁豆根拼音Xiǎo Biǎn Dòu Gēn别名吴乌模、猪大肠。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长三四寸,红茎对叶,开小紫花,作穗。结实如扁豆,极小。”根据形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松毛火绒草

    药材名称松毛火绒草拼音Sōnɡ Máo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nderson's Edelweiss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云芝

    药材名称云芝拼音Yún Zhī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olus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