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追风伞

追风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四块瓦[四川]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伞叶排草Lysimachia trientaloides Hems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惊风伞(《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把伞(《贵阳民间药草》),公接骨丹(《贵州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狭叶排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须根淡黄色。茎丛生,不分枝,近基部红色,有柔毛。上部绿色,节稍膨大,有短柔毛。茎下部叶退化,很小,如鳞片状,对生;茎顶叶轮生,多为4~7片,大小不等,圆形至倒卵形,长4~14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急尖,全缘,稍成皱波状,基部阔楔形至狭楔形,上面光绿,下面淡绿;叶柄无,或极短,枣红色。花簇生于茎顶;花萼合生成球形,上部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花冠黄色,5深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红色,花柱细长,1室,胚珠多数,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阴湿林下及沟边。分布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小儿惊风。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驱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②《贵阳民间药草》:"根:驱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③《贵州植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五钱,红活麻五钱,大风藤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二两。

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煎水服三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

③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三钱,金钩连三钱。煎水服。

④治脚抽筋:追风伞根二两,伸筋草五钱。煨猪肉吃。(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各等分。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一日一换。(《贵州草药》)

备注本品的全草,在四川地区与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及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的全草,同作四块瓦使用。参见"四块瓦"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惊风伞、一把伞、公接骨丹、破凉伞、背花草、灯台单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落地梅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var.Stenophyl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上草本,高20-50cm。须很淡黄色,数条丛牛。茎基都红色,上那绿色,节间长,节处稍膨大,有短柔毛。叶6-18片轮生茎端,近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6cm,宽1.2-5cm。先端渐失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枣红色,有柔毛,全线,稍成皱波状;茎下部叶退化成鳞片状或有时发育成正常叶,但较顶部叶远小,对生或3枚轮生。花6至多朵集生茎端成伞形花序,有时亦生于近顶端1-2轮鳞片状叶腋中;花梗可达3cm,密被褐色腺体;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花较大,花冠钟状,黄色,长可达17mm,5裂,裂片长圆形,通常有黑色腺条;雄蕊5,长约为花冠的一半,花丝下部合生成筒;子房上位,卵珠形,红色,1室,花柱细长。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灌木林不及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成泡酒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五钱,红活麻五钱,大风藤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二两。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 煎水服三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③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三钱,金钩连三钱。煎水服。④治脚抽盘:追风伞根二两,伸筋草五钱。煨猪肉吃。(①--④方均出《贵阳民间药草》)⑤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⑥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各等分。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一日一换。(《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驱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2.《贵阳民间药草》:根:驱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3.《贵州植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4.《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垂头菊

    药材名称小垂头菊拼音Xiǎo Chuí Tóu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矮垂头菊的全草或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umile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莲生桂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生桂子花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花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Huā别名竹林标、刀口药[四川会理]来源萝藦科马利筋属植物马利筋Asclepias cura

  • 河套大黄

    药材名称河套大黄拼音Hé Tào Dài Huánɡ别名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hotao

  • 刺叶苏铁

    药材名称刺叶苏铁拼音Cì Yè Sū Tiě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umphii Miq.原形态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

  • 射鸡尾

    药材名称射鸡尾拼音Shè Jī Wěi别名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叶上子、双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剑、骨牌草、岩红豆(《湖南药物志》

  • 大桫椤

    药材名称大桫椤拼音Dà Suō Luó别名黑狗脊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大黑桫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sphaera gigantea(Wall.ex Hook.)J.Smith[Al

  • 土沙参

    药材名称土沙参拼音Tǔ Shā Shēn别名止咳草、咳嗽草、泡参、土洋参、鸡肉参、喉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球果牧根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syneuma chinense Hong [A

  • 樱桃核

    《中药大辞典》:樱桃核药材名称樱桃核拼音Yīnɡ Táo H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

  • 藿香露

    药材名称藿香露拼音Huò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功能主治①《纲

  • 萍蓬草

    药材名称萍蓬草拼音Pínɡ Pénɡ Cǎo来源睡莲科萍蓬草Nuphar pumilum (Timm.)D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