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逆阿落

逆阿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来源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以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逆阿落。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肉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脉突出;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复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枝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ortuosum D.Don [P.pe-riginatoris Pauls.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根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高30-50cm。根粗壮,木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具叉状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偏斜;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4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或近无毛。花两性,花序圆锥状,顶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片5深裂,椭圆形;雄蕊8;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黄褐色,有光泽,长约3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9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沙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性味辛;涩;性温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穗花杉种子

    药材名称穗花杉种子拼音Suì Huā Shān Zhǒnɡ Zi别名硬壳虫、杉枣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 小年药

    药材名称小年药拼音Xiǎo Nián Yào别名拔毒散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原形态云南海桐,又名:多花海桐花。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达20

  • 心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毛笋

    《中药大辞典》:毛笋药材名称毛笋拼音Máo Sǔn别名茅竹笋(赞宁《笋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原形态毛竹,又名:猫头竹(《新安志》),江南竹(《汝南圃史》,猫竹、茅

  • 《中药大辞典》:蚶药材名称蚶拼音Hān别名魁陆(《尔雅》),魁蛤、复累、瓦屋子(《说文》),蚶子(《岭表录异》),伏老(《本草图经》),血蚶、毛蛤(《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蚶科动物魁蚶、

  • 亮叶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叶冬青药材名称亮叶冬青别名青皮子樵、猪黑樵、鸡子樵、大叶帽子来源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 var. viridis Champ.,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广东。性味甘、微辛,凉。功

  • 兔耳风

    药材名称兔耳风拼音Tù ěr Fēnɡ别名大血筋草、水上红、心肺草、石风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isliaea glabra Hemsl.采收和储藏:春、夏

  • 紫茎棱子芹

    药材名称紫茎棱子芹来源伞形科紫茎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用法用

  • 龟胆汁

    《中药大辞典》:龟胆汁药材名称龟胆汁拼音Guī Dǎn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胆汁。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