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遍山红

遍山红

《中药大辞典》:遍山红

药材名称遍山红

拼音Biàn Shān Hónɡ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全株。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0.6~1.7米。小枝、花序及叶背脉上初时均被褐色星状毛,后脱落。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10~21厘米,宽4~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主脉5~7条,脉间有无数平行细脉;具长柄,在上方花序下的一对叶无柄。圆锥花序顶生;花萼、花瓣均紫红色;萼筒状,被星状毛,先端具4齿;花瓣4,倒卵形,先端渐尖;雄蕊8,4枚较长,花药S形,紫色,4枚较短,花药直伸,黄色;子房下位,4室,花柱S形。蒴果纺锤形,室背开裂,有8肋。种子多数,镰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丛林。分布我国西南部。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微涩。"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遍山红

药材名称遍山红

拼音Biàn Shān Hó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Oxyspora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满山红、三叶藤、映山红、秤杆树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全株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spora paniculata DC.[Arhtrostemma paniculatum D. 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株,根全年可采挖,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幼时被糠秕状星状毛及具微柔毛的疏刚毛。叶对生;叶柄长1-7.5cm,有槽,密被糠秕状星状毛,槽内被具微柔毛的刚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狭椭圆状卵形或近椭圆形,长12-24cm,宽4.6-11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不整齐小齿,叶面被糠秕状鳞片或无,背面通常仅脉上被糠秕状星状毛;基出脉7。聚伞花花序组成圆密被星状毛,狭漏斗形,具钝四棱,有纵脉8条,裂片扁三角状卵形;花瓣红以至粉红色,或深玫瑰红以,卵形,长约7mm,于右上角突出1小片;雄蕊4长4短,长者紫色,药隔隆起而不伸长,短者黄色,药隔隆起,基部伸长成短距;子房下位,4室,无毛。蒴果倒卵形,长约8mm,直径约6mm,宿存萼较果长,漏斗形。花期7-10月,果期1-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地海拔500-1900m的山谷密林下,阴湿处或溪边,以及山坡疏林下、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

2.《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蓟药材名称小蓟拼音Xiǎo Jì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 华风车子根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根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吊灯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灯花药材名称吊灯花拼音Diào Dēnɡ Huā别名小鹅儿肠来源萝藦科吊灯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

  • 南粤马兜铃

    药材名称南粤马兜铃拼音Nán Yuè Mǎ Dōu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南粤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howii Merr. etChun采收和储藏:

  • 岗梅

    药材名称岗梅拼音Gǎnɡ Méi别名点称星、称星树、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点秤、天星木、秤星树、百解茶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 长春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七药材名称长春七拼音Chánɡ Chūn Qī别名长虫七来源为伞形科邪蒿属植物长春七Seseli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备用。性

  • 巴豆叶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药材名称巴豆叶拼音Bā Dòu Yè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

  • 兔毛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兔毛蒿药材名称兔毛蒿拼音Tù Máo Hāo别名线叶菊、西伯利亚艾菊、兔子毛、疔毒花、惊草、荆草来源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 sibiricum (L.)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山五味子

    《中药大辞典》:山五味子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拼音Shān Wǔ Wèi Zǐ别名老米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冷饭子(《贵州药檀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五味子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