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酸不溜根

酸不溜根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根

药材名称酸不溜根

拼音Suān Bù Liū Gēn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春、秋挖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不溜"条。

化学成分含鞣质。又含蒽醌,氨基酸,有机酸及酚呈阳性反应,醛酮反应不明显,生物碱阴性。

药理作用抑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O88B7、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肠杆菌O125B15,均低敏。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甘,温。"

功能主治①《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寒,温肾。治寒疝,阴囊出汗。"

②《中草药通讯》:"治胃痛,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3~5分。外用:煎水熏。

复方治寒疝,阴囊出汗:酸不溜根(鲜)五两至一斤。水二斤,熬成一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一至二小时(全身出汗为好)。经群众应用,一般二至三次可愈。(《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酸不溜根

药材名称酸不溜根

拼音Suān Bù Liū Gēn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ivaricatum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从基部开始生出很多叉状分枝,形成半圆形的丛状。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于无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开裂,无毛;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5cm,宽达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微有毛。花序圆锥状顶生,扩展;花小,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黄色。瘦果椭圆形,具3锐棱。种子椭圆形,黄褐色,光泽,长于花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沙丘、沟谷、丘陵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化学成分叉分蓼根含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ol),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ol),左旋表儿茶精(epict-echo,系epicatechin的旧名),左旋表没食子儿茶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ol gallate),左旋表儿茶没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和花甙(leucoanthocyanins),没食子酸(gallic acid)[1]。

药理作用抑菌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秆菌、大肠杆菌 O86B7、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肠杆菌O125B15均低敏。

性味酸;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理气上痛;止泻止痢。主寒疝;阴囊汗出;胃痛;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

复方治寒疝,阴囊出汗: 酸不溜根(鲜)五两至一斤。水二斤,熬成一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一至二小时(全身出汗为好)。经群众应用,一般二至三次可愈。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各家论述1.《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寒,温肾。治寒疝,阴囊出汗。

2.《中草药通讯》:治胃痛,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果木子油

    药材名称角果木子油拼音Jiǎo Guǒ Mù Zǐ Yóu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

  •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药材名称姜皮拼音Jiānɡ Pí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

  • 细叶泥炭藓

    药材名称细叶泥炭藓拼音Xì Yè Ní Tàn Xiǎn别名满天星来源苔藓类细叶泥炭藓Sphagnum teres (Schimp.)Angstr.,以全草入药

  • 大叶樱叶

    药材名称大叶樱叶拼音Dà Yè Y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大叶桂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urocerasus spinulosa(Sieb.et Zucc.)Schneid.[

  •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药材名称旱田草拼音Hàn Tián Cǎo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来源玄参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

  • 苦茄

    《中药大辞典》:苦茄药材名称苦茄拼音Kǔ Qié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茄科植物千年不烂心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千年不烂心(《植物名实图考》)多年生蔓生草本或亚灌木,长约2.5

  • 杨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杨梅核仁药材名称杨梅核仁拼音Yánɡ 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 水狼萁

    药材名称水狼萁拼音Shuǐ Lánɡ Qí别名卷叶凤尾、白兰地草、白栖石来源蕨类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粉背蕨Aleuritopteris farinosa (Forsk.) Free

  • 覆盆子叶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叶药材名称覆盆子叶拼音Fù Pén Zi Yè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性味《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