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

药材名称野大豆藤

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茎、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叶扁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荚果线状矩形,略弯,长1.5~13厘米,宽约5毫米,被长硬毛,有种子3~4粒。花果期8~9月。

本植物的种子(野料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田边、水沟旁。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微寒。"

功能主治健脾。治盗汗,伤筋。

①《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问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②《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③《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大豆藤

药材名称野大豆藤

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Wild groundnut

别名野毛豆、鹿藿、 饿马黄、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草药》;《救荒本草》:LAO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茎、叶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soja sieb.et Zucc.[G.ussuriensis Regel et Mac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野大豆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细瘦,各部有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有黄色柔毛;小托叶,狭披针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连合,披针形,有黄色硬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mm。荚果长椭圆形,长约3cm,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4颗,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甘;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未调敷。

复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1.《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同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2.《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3.《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4.《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豌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豌豆七药材名称豌豆七拼音Wān Dòu Qī别名白三七[陕西]、还阳参、三匹七、打不死、一代宗、接骨丹、三步接骨丹、姜皮矮陀陀、玉蝴蝶[云南昆明]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豌

  • 麻口皮子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口皮子药药材名称麻口皮子药拼音Má Kǒu Pí Zi Yào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

  • 乌灵参

    药材名称乌灵参拼音Wū Línɡ Shēn别名乌苓参、雷震子、乌丽参、鸡(土从)蛋、地炭棍、鸡茯苓出处本品未见本草记载。清代《灌县志》称:“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

  • 野木瓜果

    药材名称野木瓜果拼音Yě Mù Guā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untonia chinensis DC

  • 五指山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山参药材名称五指山参拼音Wú Zhǐ Shān Shēn别名山芙蓉、野芙蓉来源锦葵科箭叶秋葵Abelmoschus esquirolii (Levl)S. Y. Hu

  • 清风藤

    药材名称清风藤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出处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曰:“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

  • 铺地黍根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根药材名称铺地黍根拼音Pū Dì Shǔ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微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用

  • 鸽粪

    药材名称鸽粪拼音Gē Fèn别名家鸽粪、鸽屎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杀

  • 大伸筋

    药材名称大伸筋拼音Dà Shēn Jī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小花五味子的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蔓生或缠绕性藤本。茎长达3米,具皮孔;枝赤红,无毛。叶互生,椭圆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