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毛金莲

野毛金莲

药材名称野毛金莲

拼音Yě Máo Jīn Lián

别名毛叶兔耳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五脉绿绒蒿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基部具宿存叶基。全株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硬毛,有黄色液汁。根呈须根状。叶基生,呈莲座状;叶柄长3-6cm;叶片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9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并下延至叶柄基部,全缘,两面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硬毛。花草1-3,从叶丛中抽出,密被棕黄色硬毛;花下垂,单生于花季顶端;萼片2,卵形,密被硬毛,早落;花瓣4-6,淡蓝色或紫色,倒卵形或近圆形,长3-4cm,宽2.5-3.7cm;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淡黄色;子房球形、卵球形或长圆形,密被具分枝的刚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5cm,密被硬毛,3-6瓣自先端向下纵裂。种子多数,狭卵形,细小,黑褐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000m的高山草地或阴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青海、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苦;微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定喘;止痛。主湿热黄疸;水肿;肺热咳喘;咽喉热痛;胃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取花研末服,1.5-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相思藤

    《中药大辞典》:相思藤药材名称相思藤拼音Xiānɡ Sī Ténɡ别名土甘草(《广西药植图志》),山甘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5~10月采摘带

  • 醉针茅根

    药材名称醉针茅根拼音Zuì Zhēn M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

  • 柔毛水杨梅

    《中药大辞典》:柔毛水杨梅药材名称柔毛水杨梅拼音Róu Máo Shuǐ Yánɡ Méi别名水杨梅、五气朝阳草(《云南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海藻石

    药材名称海藻石拼音Hái Zǎo Shí别名小海浮石、石花、大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藻科植物太平洋石枝藻、冈村石叶藻的钙质化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thamnium pacificus(F

  •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药材名称黄栌拼音Huánɡ Lú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

  • 百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味参药材名称百味参拼音Bǎi Wèi Shēn别名小棕皮来源百合科肺筋草属植物百味参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药材名称白沙糖拼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

  • 岭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拼音Chūn Pí英文名CORTEX AILANTHI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