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猪黄

野猪黄

《中药大辞典》:野猪黄

药材名称野猪黄

拼音Yě Zhū Huánɡ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胆囊中的结石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癫痫,惊风,血痢,金疮。

①《唐本草》:"主金疮,止血,生肉,癫痫。"

②《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

③《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1分。外用:研末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猪黄

药材名称野猪黄

拼音Yě Zhū Huánɡ

英文名gallbladder stone of Wild boar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皮,剖腹,取出胆囊中的结石,晾干。

原形态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着,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俗称“花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性味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熄风镇惊。主癫痫;惊风;血痢;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15-0.3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金疮,止血,生肉,癫痫。

2.《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

3.《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刺兔唇花

    药材名称光刺兔唇花拼音Guānɡ Cì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刺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eiacanthus Fisch.采收和储藏:6-

  • 肾经草

    药材名称肾经草拼音Shèn Jīnɡ Cǎo别名玉峰花、睫毛兰、土天麻、银兰、鸡肾草、鸡儿草、双肾草、地夫子、野阳合、玉峰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毛葶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

  • 青麸杨根

    《中药大辞典》:青麸杨根药材名称青麸杨根拼音Qīnɡ Fū Yánɡ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9~10月采收。原形态青麸杨,又名:波氏盐肤木,铁倍树。落叶乔木,高

  • 还阳草根

    《中药大辞典》:还阳草根药材名称还阳草根拼音Hái Yá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的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补益

  • 红旱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旱莲药材名称红旱莲拼音Hónɡ Hàn Lián别名湖南连翘、黄海棠、牛心菜、大叶牛心菜、鸡心菜、大金雀、金丝蝴蝶、对经草、四方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

  • 鳢鱼血

    《中药大辞典》:鳢鱼血药材名称鳢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功能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 柽柳

    《中药大辞典》:柽柳药材名称柽柳拼音Chēnɡ Liǔ别名柽(《诗经》),河柳(《毛诗传》),殷柽(《尔稚》郑玄注),雨师(陆玑《诗疏》),赤杨(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辅旧事》),赤柽(《日华子

  • 香血藤

    药材名称香血藤拼音Xiānɡ Xuè Ténɡ别名红血藤、淀淀藤、过山龙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rubriflora(Franch.)R

  • 毛贯众

    《中药大辞典》:毛贯众药材名称毛贯众拼音Máo Guàn Zhònɡ别名小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可采。

  • 铁破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破锣药材名称铁破锣别名土黄连[陕西]、贝茜花、野大救驾来源毛茛科铁破锣属植物铁破锣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