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刚口摆

金刚口摆

《中药大辞典》:金刚口摆

药材名称金刚口摆

拼音Jīn Gānɡ Kǒu Bǎi

别名栀子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海桐科植物狭叶海桐果实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22厘米,宽0.6~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微凹,下面隆起。伞房花序生于枝顶;花淡黄色,花梗细,长6~10毫米;萼片5,三角形;花瓣5;雄蕊5;雌蕊无毛。蒴果梨形或椭圆球形,成熟时裂为3丬。种子黄红色,长5~7毫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南部。

性味味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治黄疸,子宫脱出。

复方①治黄疸:金刚口摆果实或全草一两。煨水服。

②治子宫脱出:金刚口摆全草一两,煨水服;再将药渣捣绒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刚口摆

药材名称金刚口摆

拼音Jīn Gānɡ Kǒu Bǎi

英文名Fruit of Oleanderleaf Pittosporum

别名栀子、斩蛇剑、金刚摆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狭叶海桐的果实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var.neriifolium Rehd.et Wils.[P.cavaleriei Lev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

原形态狭叶海桐 常绿灌木,高0.8-2m。全株无毛。叶散生或聚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状;叶柄长3-10mm;叶片狭披针形、披针形或条形,长6-22cm,宽0.6-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上面中脉微凹,下面隆起。花序伞形,生于枝端,有花数朵;花梗细,长6-10mm;花淡黄色,有香气;萼片5,三角形,长约1mm,有睫毛;花瓣5;长约1cm;雄蕊5;雌蕊无毛。蒴果梨形或椭圆球形,长1.6-2.3cm,成熟时裂为3片,果皮革质。种子红色,长5-7m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地林中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南部、广西等地。

性味微甘;凉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子宫脱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

  • 黄竹参

    药材名称黄竹参拼音Huánɡ Zhú Shēn别名土牛膝、土洋参、鸡冠参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simplex(Vahl) Brenan[Co

  • 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药材名称针砂拼音Zhēn Shā别名铁粉来源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生境分部全国各地针厂。化学成分含铁98%以上。炮制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性味辛、酸,咸,平。功能主治除湿消积,

  • 牛耳大黄叶

    《中药大辞典》:牛耳大黄叶药材名称牛耳大黄叶拼音Niú ěr Dài Huánɡ Yè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的叶片。功能主治《重庆草药):&qu

  • 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一枝蒿药材名称一枝蒿拼音Yì Zhī Hāo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

  • 红直当药

    《中药大辞典》:红直当药药材名称红直当药拼音Hónɡ Zhí Dānɡ Yà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红直当药的全草。8~9月采集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

  •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拼音Lù Shòu Cǎo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夏末采收,取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

  • 刺沙蓬

    《中药大辞典》:刺沙蓬药材名称刺沙蓬拼音Cì Shā Pénɡ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 拐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枣七药材名称拐枣七拼音Guǎi Zǎo Qī别名大叶老鼠七、乌筋七来源罂粟科荷青花属植物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et Kund

  • 三条筋

    药材名称三条筋拼音Sān Tiáo Jīn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