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铧头草

铧头草

《中药大辞典》:铧头草

药材名称铧头草

拼音Huá Tóu Cǎo

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尼泊尔堇菜全草带根全草。2~7月有花果时采收。

原形态①白花地丁,又名:宝剑草(《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高约6~10厘米。主根粗圆,较长,侧根纤细且多。叶基出丛生;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基部截形或楔形,边缘具浅而钝的锯齿;叶柄细长,紫红色,有短毛,上端有翅。花茎长于叶,微紫红色,有短毛,中部具2枚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单花顶生;花萼5,披针形,边缘膜质具齿;花瓣5,白色或带紫色,倒卵形,长10~13毫米,距长3~4毫米;雄蕊5;雌蕊1,为3心皮合成,柱头先端渐租。蒴果矩圆形,成熟后裂瓣呈三角形。种子小,淡黄褐色,表面有稀疏短绒毛。花期早春。果期4~5月。

生于田野、路旁阴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②长萼堇菜,又名:翁域、犁嘴草、剪刀菜、紫花地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秃净。根茎垂直。叶丛生,三角形或近戟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微钝,基部同心形,边缘有小锯齿。托叶与叶柄合生,其分离部狭披针形,全缘,或有疏齿。花茎略长于叶,近中部或中部以下有线形的小苞片2枚;萼片5,矩圆形或披针形;花瓣5,青紫色,内侧两对花瓣呈匙形,先端及中部紫青色,基部黄绿色,有紫青色花纹,下面一瓣稍宽大,有囊状距,淡绿色;雄蕊5,内向,无花丝,下面2枚具有蜜腺的附属物;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呈喇叭状。蒴果3裂,种子多数。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4~5月。

生长山野。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③尼泊尔堇菜,又名:紫花地丁

多年生草本,高8~12厘米。主根粗短。叶基出丛生;箭头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8~15毫米,先端钝,基部截形以至稍展开成心脏形,边缘具浅波状锯齿;叶柄细长,微紫红色,上端近叶基部有狭翅;托叶披针形,边缘具稀疏锯齿。花茎长于叶;苞片线形,基部有数腺状齿;单花顶生,萼片6,椭圆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微带紫色,倒卵状长圆形,距长约5毫米;雄蕊5,花丝短;雌蕊1,柱头弯曲且胀大成3浅裂状。蒴果近圆形。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阴湿地。分布我国中部、南部。

性味辛微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酸,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

①《草木便方》:"治月瘕胀满,刀斧伤。"

②《分类草药性》:"去风火,消毒肿疔疮,散瘀血。"

③《四川中药志》:"通经,消肿,解毒。治红肿疮毒,疔疮及淋浊。"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阳黄,肠痈,疔疮,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眼疾及瘩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治肠痈:铧头草、红藤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恶疮疔毒,红肿疼痛:鲜铧头草,捣烂外敷。(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痈、疖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干后即换;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有全身症状者,可取干草1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内服,效果更显着。治疗40余例,均有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铧头草

药材名称铧头草

拼音Huá T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Whiteflower Violet

别名地黄瓜、青地黄瓜、烙铁草、犁头草、白花地下、宝剑草、长萼堇菜、翁域、犁嘴草、剪刀菜、紫花地丁、尼泊尔堇莱、紫花地丁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植物戟叶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patrinii D C., Viola inconspicua Bl., Viola betonicifolia Smith [subsp. Nepalensis W. Bec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茎通常较粗短,长5-10mm,斜生或垂直。叶基生,莲座状;叶柄较长,上半部有狭而明显的翅;托叶褐色,约3/4与叶柄合生;叶片狭披针形、长三角状戟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7.5cm,宽0.5-3cm,先端尖,有时稍钝圆,基部截形或略呈浅心形,有时宽棒形,花期后叶增大,垂片开展并且明显的牙齿,功缘具疏而浅的波状齿。花白色或淡紫色,有深色条纹,长1.4-1.7cm;花梗细长;萼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形,长5-6mm,基部附属物较短;侧言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1-1.2cm,下方花瓣通常稍短,距管状,稍短而粗,长2-6mm;雄蕊5,花丝短,花药环生于雌蕊周围;子房卵球形,柱头前方具明显的短喙。蒴果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9mm、无毛。花、果期4-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路边、山坡草地、灌丛、林缘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台湾、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物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播于3月播种,直播,按行距25cm开沟,用草木灰或细土拌种均匀撒的番沟内,覆盖细土1cm,浇水保湿。

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株距7-8cm留苗1枚,间苗应结合松土除草。间苗浅松土后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生长期间,每月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1次。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主根较粗短。吉丛生,灰绿或枯绿色,具长柄。叶长湿润展平后,叶片箭头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稍下延于叶柄,边缘有浅波状齿。花柄长于叶,花黄白色,可见紫色条纹。蒴果椭圆形。气微,味微苦带粘性。

显微鉴别 要横切面:木栓细胞2-4列,栓化并微木化。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与草酸钙簇晶和棱晶;淀粉粒单粒,球形,有星状脐点,可见层纹,趱戏5-25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50μm,棱晶长径10-20μ。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占大部分。薄壁细胞内可见棕黄色树脂样物质。

叶表面观或断面观:上表皮细胞较大,呈长椭圆形,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不等式,有毛茸,长140-200-380μm,直径30-50μm,有短线状加厚纹理。下表皮细胞较小,垂周壁呈波状弯曲,气孔多数,不等式,下表皮细胞中含有3-7μm小草酸钙方晶。叶肉海绵组织中可见棕黄色树脂物质。叶柄内皮层分化明显,可见凯氏点。

棚表比20.3,气孔数18.7。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已醇2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紫红色荧光。

(2)取上述滤淮蒸干,列潭加热水3ml,使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盐酸3-4滴及镁粉少量,加热显棕红色。(检查黄酮)②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片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以荧光,再滴加氨试液1滴,即显亮黄绿以荧光。(检查黄酮)

性味味微苦;辛;性寒

归经大肠;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疡肿毒;喉痛;乳痈;肠痈;黄疸;目赤肿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治肠痈:铧头草。红藤煎汤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恶疮疔毒,红肿疼痛:鲜铧头草,捣烂外敷。(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痈、疖。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千后即换;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有全身症伏者,可取干草1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内服,效果更显着,治疗40余例,均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楝

    药材名称麻楝拼音Má L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麻楝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 光叶密花豆

    药材名称光叶密花豆拼音Guānɡ Yè Mì Huā Dòu英文名Harmand Spatholobus别名大样荔枝藤。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光叶密花豆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

  • 风化硝

    药材名称风化硝拼音Fēnɡ Huà Xiāo来源芒硝的一种风化产品。一般以冬季制作为宜,将芒硝放入平底盆中,置于通风处吹晾,待表面产生白霜,将其刮下即得。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咸、苦,寒。功

  • 骆驼肉

    《中药大辞典》:骆驼肉药材名称骆驼肉拼音Luò Tuo Rò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性味甘,温。①《日华子本草》:"温。"②《纲目》:&q

  • 长白鱼鳞松

    药材名称长白鱼鳞松拼音Chánɡ Bái Yú Lín Sōnɡ别名鱼鳞松、鱼鳞云杉、白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长白鱼鳞云杉的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jezoensis Carr.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

  • 马蛋果

    药材名称马蛋果拼音Mǎ Dàn Guǒ英文名Fragrant Gynocardia别名沙梨果树木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oc

  • 大榆蘑

    药材名称大榆蘑拼音Dà Yú Mó别名榆侧耳、榆耳、榆蘑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榆干侧耳、白黄侧耳、灰白侧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tus ulmariu

  • 唐古特报春

    药材名称唐古特报春拼音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唐古特报春的花及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tangutica Duchie采收和储藏:6-7月采

  • 兔打伞

    药材名称兔打伞拼音Tù Dǎ Sǎn别名望江南、猴巴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头橐吾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Ar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