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长石

长石

《中药大辞典》:长石

药材名称长石

拼音Chánɡ Shí

别名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

出处《本经》

来源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矿石

原形态斜方晶系。晶形板状或短柱状,惟不多见,一般成致密粒状、大理石状集合体。颜色白灰、淡蓝、淡红及黑色等。条痕白色。玻璃或脂肪光泽。透明或微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3.5。比重2.95。性脆。产于沉积岩层、热液矿脉、火成熔岩及接触交代矿床中。

性味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

②《别录》:"主胃中结气,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长石

药材名称长石

拼音Chánɡ Shí

英文名Anhydrite

别名方石、直石、土石、硬石膏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别录》:长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于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2.《纲目》:长石即俗呼硬石膏者,状似软石膏而块不扁,性坚硬洁白,有粗理起齿棱,击之则片片横碎,光莹如云母白石英,亦有墙壁,似方解石,但不作方块尔。烧之亦不粉烂而易散,方解烧之亦然,但TUO声为异尔。昔人以此为石膏,又以为方解,今人以此为寒水石,皆误矣。但与方解乃一类二种,故亦名方石,

来源药材基源: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hydrite

原形态斜方晶系。晶形板状或短柱状,惟不多见,一般成致密粒状、大理石状集合体。颜色白灰、淡蓝、淡红及黑色等。条痕白色。玻璃或脂肪光泽。透明或微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3.5。比重2.95。性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产于沉积岩层、热液矿脉、火成熔岩及接触交代矿床中。

资源分布:产于山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云南、西藏等地匀有产出。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扁块状或块状,有棱。江灰色、灰色或深灰色。条痕白色或浅灰色。体较重,质坚硬,指甲不易刻划成痕。但可砸碎,浅色者断面对光照之,具闪星样光泽,深色者光泽暗淡。无臭,无味。以色淡、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无色透明;低正突起;呈三组相互正交的假立方体解理。干涉色较高,可达Ⅲ级绿色;平行消光;延长符号可正可负。二轴晶;正旋旋旋旋光性。

化学成分是天然产不含结晶水的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此外,常杂有微量的氧化铝(Al2O3)、二硫化铁(FeS2)、氧化镁(MgO)、二氧化硅(SiO2),以及锶、钡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钙盐和硫酸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石膏”条。

性味苦;辛;寒;无毒

归经肺;肝;膀胱;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行气利水。主身热烦渴;目赤翳障;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两。

各家论述1.《本经》: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

2.《别录》:主胃中结气,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骆驼黄

    《中药大辞典》:骆驼黄药材名称骆驼黄拼音Luò Tuo Hu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性味苦,平,微毒。功能主治治风热惊疾。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摘

  • 黄花参

    药材名称黄花参拼音Huánɡ Huā Shēn别名毛叶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rdoechmanthera glutinosa (Nees) Breme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实葫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实葫芦药材名称实葫芦拼音Shí Hú Lu来源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安徽杜鹃

    药材名称安徽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冲黄酒

  • 野把子

    药材名称野把子拼音Yě Bǎ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irrorata(Forrest ex Diels)Hara[Plectrant

  • 紫荆根皮

    药材名称紫荆根皮拼音Zǐ Jīnɡ Gēn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

  • 蛇不见

    药材名称蛇不见拼音Shé Bú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单苞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anguifuga Y.T.Zhaoex X. L. Xu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 小果千金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果千金榆药材名称小果千金榆拼音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别名野梅树、大叶马料、华鹅耳杨来源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

  • 石吊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吊兰药材名称石吊兰拼音Shí Diào Lán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来源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