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隔山香

隔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隔山香

药材名称隔山香

拼音Gé Shān Xiānɡ

别名金鸡爪、鸡爪参、香前胡、鸡爪前胡柠檬香碱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

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以入药。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质量为佳,洗净鲜用或晒干、风干切片。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利湿解毒。用于胃痛,腹痛,心绞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疝痛,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闭经,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3~1两,水煎服,或研粉服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隔山香

药材名称隔山香

拼音Gé Shān Xiānɡ

别名山香(《植物名实图考》),香白芷、假当归、土白芷(《广西中兽医药植》),土当归、山党参、天木香。十里香、野天竹(《江西草药》),正香前胡、金鸡爪、鸡爪参、枸橼当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岩风、白花前胡、雄前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野茴香(江西《草药手册》),人参归、鸡瓜前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全株。秋后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隔山香,又名:柠檬香碱草、柠檬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40~13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主根圆柱形或近纺锤形。茎直立,圆柱形,有纵纹和浅沟纹,上部分枝。叶有柄,柄长7~30厘米,基部具宽鞘,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广三角形,3出式2回羽状分裂;裂片具柄,柄长2~7厘米;小裂片椭圆形至长披针形,长3.5~6.5厘米,宽0.4~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梗5~12;总苞片8,披针形;小总苞少数,线形,反折;萼齿明显,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具内折小舌片;雄蕊5,花丝弯曲,花药椭圆形,纵裂,2室;花柱2,基部矮圆锥形,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椭圆形至广卵圆形,长3~4毫米,背部扁平,背棱和中棱呈细线状,侧棱具广阔的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向阳的灌林或林缘。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产浙江、广西。

性状干燥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9~15厘米,直径0.8~1.5厘米。外表棕黄色或暗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支根痕迹,上端留有残叶茎基。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根含淀粉及挥发油,又含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

性味苦辛,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甘微苦。"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微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治风热咳嗽,心绞痛,胃痛,疟疾,痢疾,经闭,白带,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滋补强壮,法风行气。治肺痨,肚痛,心气痛,疟疾,痢疾,跌打,闭经。"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根,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止咳除痰。治心绞痛,胃痛,慢性咳嗽,毒蛇咬伤。"

③《江西草药》:"根: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治白带。"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根:发汗退热。"

⑤《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根:驱风消肿,活血散瘀,化气止痛。主治胃痛,咯血,风湿性关节痛,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3~5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感冒:岩风根五钱,紫苏叶二钱,生姜三片。水煎服。或用岩风花茎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咳嗽多痰:岩风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热咳嗽:隔山香根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④治咳血:隔山香根三钱,接骨金粟兰根二钱,雪见草三钱,六月雪二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隔山香

药材名称隔山香

拼音Gé Shān Xiānɡ

英文名Root of Lemonfragrant Ostericum, Lemonfragrant Angelica Root

别名山香、香白芷、假当归、土白芷人参归、鸡爪前胡、土当归、山党参、天木香、十里香、野天竹、正香前胡、金鸡爪、鸡爪能、枸橼当归、天竹参、竹叶参、野当归、九步香、野茴香、过山香、满山香、岩鹰爪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citriodorum (Hance) Yuan et Shan, [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后挖根,去其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集全草,去泥杂,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全株光骨无毛。根近纹锤形,棕黄色,有少数支根。茎单生,上部分枝。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5-10cm。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5-10cm,基部膨大为短三角形的鞘,稍抱茎;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至阔三角形,长15-22cm,宽13-20cm。末回裂片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3-6.5cm,宽0.4-2.5cm,急尖,具小凸尖头,边及中脉软骨质,干后波状皱曲,密一细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6-9cm;总苞片6-8,披针形;伞辐5-12;小总苞片5-8,狭线形,反折;小伞形花序有花10余朵;花白色;萼齿三角形状卵形;花瓣倒卵形;花柱基矮圆锥形,花柱叉开。双悬果广卵圆形,长3-4mm,宽3-3.5cm,金黄色,有光泽,表皮细胞凸出成颗粒状突起,背棱有狭翅,宽于果体,棱槽中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木林下、林缘、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中含反式-异莳萝脑(E-isodillapi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异莳萝脑乙二醇(isodillapiolglycol)[1]。

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及抗炎作用 隔山香蒸馏液对氨水所致豚鼠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可促进小鼠支气管排出酚红,表明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对大鼠足肿胀炎症的抑制率,与0.25%地塞米松相近[1]。

2、对平滑肌的作用 从隔山香根乙醚提取物中分得的结晶异莳萝脑(Ⅰ)用吐温-80配制成混悬液,发现对离体兔肠、豚鼠气管、兔主动脉条均有一定解痉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在位小肠蠕动[2]。

3、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隔山香蒸馏液对甲、乙型链球菌、流感村菌及肺炎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主感冒;咳嗽;头痛;腹痛;痢疾;肝炎;风湿痹痛;疝气;月经不调;跌打伤肿;疮痈;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6-15g;或研末、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复方①治感冒:岩风根五钱,紫苏叶二钱,生姜三片。水煎服。或用岩风花茎三至五 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咳嗽多痰:岩风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热咳嗽:隔山香根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④治咳血:隔山根三钱,接骨金粟兰根二钱,雪见草三钱,六月雪二钱。水煎服,红糖、 米酒为引。(《江西草花》)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滋补强壮,祛风行气。治肺痨,肚痛,心气痛,疟疾,痢 疾,跌打,闭经。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根,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止咳除痰。治心绞痛,胃 痛,慢性咳嗽,毒蛇咬伤。

3.《江西草药》:根: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治白带。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根:发汗退热。

5.《广西审判 用中草药新选》:根:驱风消肿,活血散瘀,化气止痛。主治胃痛,咯 血,风湿性关节痛,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蓟罂粟根

    药材名称蓟罂粟根拼音Jì Yīnɡ S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蓖麻油

    《中国药典》:蓖麻油药材名称蓖麻油拼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

  • 金狗脊黄毛

    药材名称金狗脊黄毛拼音Jīn Gǒu Jǐ Huánɡ Máo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根茎上的细柔毛。药理作用经118次犬、兔实验证明,对于疤痕组织、肝脏、肿脏的

  • 心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心叶秋海棠拼音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一口血、红盘、大岩酸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心叶秋海棠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采收和

  • 白毛鹿茸草

    药材名称白毛鹿茸草拼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别名鱼腮草、六月霜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

  • 水鳖蕨

    药材名称水鳖蕨拼音Shuǐ Biē Jué别名水别蕨、水客妈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水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ephropieris delavayi(Franch.)Micke

  • 椴树根

    药材名称椴树根拼音Duàn Shù Gēn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

  • 西藏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鸡爪草药材名称西藏鸡爪草别名墨要色尔坚[藏名译音]来源毛茛科西藏鸡爪草Trollius ranunculoides Hemsl.,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甘肃、四川、云

  • 蠵龟筒

    《中药大辞典》:蠵龟筒药材名称蠵龟筒拼音Xī Guī Tǒnɡ别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原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

  • 羊屎条花

    药材名称羊屎条花拼音Yánɡ Shǐ Ti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烟管荚蒾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烘干。原形态烟管荚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