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雷公橘

雷公橘

药材名称雷公橘

拼音Léi Gōnɡ J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bom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雷公橘 藤本或灌木,高3-6m,新生枝密被锈色短绒毛,枝有外弯的小刺,茎上多刺。叶幼时膜质,密被锈色短绒毛,老时革质或亚革质,无毛,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2-6cm,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向下渐狭延成叶柄,先端常缢缩而渐尖,尖头长约1cm;侧脉5-7对,两面均凸起,网状脉明显。花蕾球形,密被易脱落的锈色短绒毛;花2-5朵排成一短纵列,腋上生,启下向上花梗长约1-1.8cm;萼近相等,广卵形,先端急尖,长5-6mm,宽约3mm,内外均被短绒毛,后变无毛,边缘有纤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7-10mm,宽2.5-3mm;子房卵形,长约lmm,1室,胎座2,每胎座约5-6个胚珠。果球形,直径8-15mm,成熟时黑色或紫黑色,表面粗糙;种子1-5颗,种皮平滑,褐色,长5-7mm,宽4-5mm,高3-4mm。花期1-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山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酸;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扭伤肿痛及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貒骨

    《中药大辞典》:貒骨药材名称貒骨拼音Tuàn Gǔ别名土猪骨(《四川中药志》)。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四肢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貒肉"条。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 鸡血

    《中药大辞典》:鸡血药材名称鸡血拼音J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血。化学成分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率,比牛、猪等低,鸡血含血红蛋白10.3克/100毫升,而牛、猪等,都在13克

  • 枸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橘药材名称枸橘拼音Gōu Jú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来源芸香科枳属植物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的果实;其叶也供药用。7~

  • 野芫荽

    药材名称野芫荽拼音Yě Yuán Suī别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大芫荽、德马炸锁、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侧香荽、竻芫茜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

  • 水冬瓜根

    药材名称水冬瓜根拼音Shuǐ Dōnɡ Guā Gēn别名接骨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nv.采收和储藏:

  • 土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细辛药材名称土细辛拼音Tǔ Xì Xīn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陆川本草》),铁斑鸠、巴岩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 山羊油

    《中药大辞典》:山羊油药材名称山羊油拼音Shān Yánɡ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脂肪油。功能主治《秘方集验》:"治心疝:山羊油,不落水者,荷叶包裹,

  • 三加花

    药材名称三加花拼音Sān Jiā Huā英文名Acanthopanax 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

  • 桃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叶药材名称桃叶拼音Táo Yè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的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