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肠薯蓣

马肠薯蓣

药材名称马肠薯蓣

拼音Mǎ Chánɡ Shǔ Yù

别名三叶薯、野山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长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皮黑褐色,粗糙,有时表皮块状剥离。茎左旋,有纵长条纹,常微带紫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常有3种类型:一是全株单叶,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二是茎基部为单叶,中部以上为3-5中裂至全裂;再是全为3全裂至3小叶,被针形,长5-16cm,宽1.5-5cm,先端骤凸,基部较狭而圆钝,外侧小叶基部稍偏斜,斜卵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或总状,腋生,有时分枝,雄花单生或2-4朵簇生;花被紫色,先端6裂,开花时平展;雄蕊6,花药3大3小,开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蒴果三棱形,基部较狭,每棱翅状,近半圆形,成熟后深棕色,有光泽;种子每室2枚,着生于每室中轴的中部,周围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薄翅。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血;消肿。主痈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2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大黄药材名称小大黄别名矮大黄来源蓼科小大黄Rheum pumilum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肠胃积滞,实热,下瘀血,消痈肿。主治食积停滞,脘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小金钱草

    《中药大辞典》:小金钱草药材名称小金钱草拼音Xiǎo Jīn Qián Cǎo别名荷包草(《百草镜》),肉馄饨草(《眼科要览》),金锁匙(《纲目拾遗》),黄疸草(《中国植物图鉴》),小马蹄草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

  • 潮风草

    药材名称潮风草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

  • 黄毛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耳草药材名称黄毛耳草拼音Huánɡ Máo ěr Cǎo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梧桐叶

    《中药大辞典》:梧桐叶药材名称梧桐叶拼音Wú Tó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化学成分含甜菜碱、胆碱

  • 水茄冬叶

    药材名称水茄冬叶拼音Shuǐ Qié Dō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