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鮠鱼

鮠鱼

《中药大辞典》:鮠鱼

药材名称鮠鱼

拼音Wéi Yú

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鲍科动物长吻鮠

原形态体延长,长约25厘米,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的细牙齿数排。肩骨显着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多少裸露。侧线平直。背鳍Ⅱ6~7,硬棘后缘有细锯齿。胸鳍刺发达,内缘也有锯齿。臀鳍14~18,无硬刺。臀鳍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全体裸露无鳞,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生活于江河中,多栖于水的底层。捕食小型鱼类、虾、蟹、螺及水生昆虫等。产卵期5~6月。冬季在有岩石的深水处越冬。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流域。

性味甘,平。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

②《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阔口鱼,能开胃进食,下膀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鮠鱼

药材名称鮠鱼

拼音Wéi Yú

英文名longirostral fish

别名魾、鳠、魤、鮰鱼、白戟鱼、阔口鱼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纲目》:鮠,生江淮间,无鳞鱼,亦鲟属也。头尾身鳍,俱似鲟状,惟鼻短尔。口亦在颌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鱼,背有肉鳍。郭璞云,鳠鱼似鲇而大,白色者是矣。北人呼鳠,南入呼鮠,并与鮰音相近,迩来通称鮰鱼,而鳠、鮠之名不彰矣。

来源药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长吻鮠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吻鮠,体延长,长约25cm,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的细牙齿数排。肩骨显着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多少裸露,侧线平直。背鳍Ⅱ,6-7,最后一硬棘的后缘有细锯齿。胸鳍刺发达,臀鳍14-18,无硬刺。臀鳍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全体裸露无鳞,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中多栖于水的底层。食小型鱼类、虾类及水生昆虫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

性味味甘;平;无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开胃;行水。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1.《本草图经》:“能动痼疾。不可与野雉、野猪肉合食,令人患癞。”2.《饮食须知》:“同鹿肉食,杀人。赤目赤须者忌食。”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阔口鱼,能开胃进食,下膀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2.《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

3.《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根木叶

    药材名称单根木叶拼音Dān Gēn Mù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叶。全年可采。性味苦辛,凉,有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山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椒草药材名称山椒草拼音Shān Jiāo Cǎo别名塌地草、卜罗草来源荨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舒筋活

  • 小灰包

    药材名称小灰包别名小马勃、小马庇包、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 ex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产生在草地上。分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阳桃叶

    《中药大辞典》:阳桃叶药材名称阳桃叶拼音Yánɡ Táo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性味①《生

  •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药材名称臭节草根拼音Chòu Jié Cǎo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臭节

  • 臭灵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灵丹药材名称臭灵丹拼音Chòu Línɡ Dān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来源菊科臭灵丹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

  • 野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苜蓿药材名称野苜蓿别名蛇蜕草来源豆科野苜蓿Melilotus indicus (L.) 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山西、湖北、贵州。性味甘

  • 三块瓦

    药材名称三块瓦拼音Sān Kuài Wǎ别名地海椒(《四川中药志》),老鸦酸(《湖南药物志》),麦穗七、钻地蜈蚣、断脚蜈蚣、大酸梅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山

  • 芭茅

    药材名称芭茅拼音Bā Máo别名竿青、竿芒。出处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