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鳍蓟

鳍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鳍蓟

药材名称鳍蓟

别名山白蓟、白山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

来源菊科鳍蓟Olgaea leucophylla Iljin,以地上部分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凉血,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吐血,鼻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外用治疮毒痈肿。

用法用量5钱,配方用。外用鲜叶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鳍蓟

药材名称鳍蓟

拼音Qí Jì

英文名Whiteleaf Olgaea

别名白山蓟、白背、山白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火秆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火媒草的根及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gaea leucophylla Ilji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火煤草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自基部不分枝工分枝,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7cm,宽2-4cm,先端具刺尖,基部沿茎下延成茎翼宽1.5-2cm,边缘具疏齿和不等长的针刺,上面绿色,无毛,脉明显,下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绒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生于枝端,直立;总苞钟状,直径约2-3cm;总苞片多层,披针形,边缘有刺状缘毛,外层绿色,质硬而外弯,内层紫红色,开展或直立,先端具微毛;花冠红色或白色,花冠外面有遥点,檐部5裂。瘦果长圆形,长1cm,苍白以,稍压扁,有隆起的纵纹和褐斑,基部着生而稍斜;冠毛多数,粗糙,浅褐色,多层,向内层渐长,基部结合。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730m的砂地、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凉血止血。主疮痈肿毒;瘰疬;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镁品捣敷。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痈疮肿毒、瘰疬、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鸭

    药材名称油鸭拼音Yóu Yā别名小鸊鷉、王八鸭子、水葫芦、刁鸭来源鸊鷉(Bì Tī)目鸊鷉科小鸊鷉Colymbus ruficollis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

  • 奶浆木

    药材名称奶浆木拼音Nǎi Jiānɡ Mù别名牛舌子树、小木通、一母三样、一种三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heteromormorpha Hemsl.

  • 杜茎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茎山药材名称杜茎山拼音Dù Jīnɡ Shān别名踏天桥、山茄子[江西南丰]来源紫金牛科杜茎山属植物杜茎山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 猪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草药材名称猪鬃草拼音Zhū Zōnɡ Cǎo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云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阴地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叶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云南假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yunnanensis(Chi

  • 两广瘤足蕨

    药材名称两广瘤足蕨拼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两广瘤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P

  • 家兔骨

    药材名称家兔骨拼音Jiā Tù Gǔ别名兔骨来源兔目兔科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 (Gmeli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酸,平。

  • 金线包

    药材名称金线包拼音Jīn Xiàn Bāo别名小白薇、老妈妈针线包、野辣椒、白龙须、水辣子根、蛇辣子、白藤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云南娃儿藤Tylophora yannanensis Sc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