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鳙鱼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

药材名称鳙鱼

拼音Yōnɡ Yú

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本草求原》),包头鱼(《随息居饮食谱》),胖头鱼(《动物学大辞典》),黑鲢、花鲢(薛德焴《系统动物学》)。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鲤抖动物鳙鱼

原形态休侧扁,呈纺锤形,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段较圆,在腹鳍基部之后至肛门有很窄的腹棱。体长一般50余厘米。头大,约为体长的1/3。吻钝,阔而圆,口很宽,上唇中部很厚。眼小,位置特别低,在头侧正中轴的下方。下咽齿一行,呈杓形。鳃耙数很多,呈页状,排列紧密,但不联合。有发达而成螺旋形的鳃上器。鳞细小,侧线鳞96~110。背鳍Ⅲ7,很短,无硬刺,起点在腹鳍基之后。胸鳍长,可达腹鳍基,臀鳍Ⅲ12~13。尾鳍叉状。背部及两侧上半部微黑,腹部灰白,两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胸、腹鳍灰白。

生境分部生活于河流、湖伯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分布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东北、华北甚少见。是我国养殖鱼类之一。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胃。"

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②《本草求原》:"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注意《纲目》:"多食动风热,发疥。"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鳙鱼

药材名称鳙鱼

拼音Yōnɡ Yú

英文名Bighead, Variegated carp

别名鱃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包头鱼、胖头鱼、黑鲢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鳙鱼,处处江湖有之。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自,不大相佯。《山海经》云,羞鱼似鲤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鳙鱼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

原形态鳙鱼,体侧扁,稍高。腹鳍基底至肛门处有狭窄的肉棱。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吻圆钝。眼小,下侧位,在头侧正中轴下方。鳃耙状如栅片,但不愈合,有鳃上器,耙数随个体增大而数量增多。鳞很小,侧线鳞99-115,背鳍3,7,很短,起点于腹鳍起点之后,胸鳍大而延长,末端起过腹鳍基部。臀鳍3,12-13。尾鳍深叉状,上下约等长。体灰黑色,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具黑色细斑。腹部银白色。各鳍条呈灰白色,并有不少黑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淡水中上层鱼类,行动迟缓,性情温和,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流域。现全国大部地区有人工饲养。

化学成分鱼肉含多捉氨基酸,且在发育的过程中含量有所变化,在所含有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tamic acid)含量为最高,其后为亮氨酸(leucine)和丙氨酸(alanine),还含牛磺酸(taurine)。含脂肪酸,如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等。血清中含触球蛋白(haptoglobin)。另含肌甙(inos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AMP,ADP,ATP,IMP。此外尚含胆甾醇(cholester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胡萝卜素(carotene),鸡油菌黄质(canthxanthin),叶黄素(phytoxanthin)等。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壮筋骨。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肢体肿胀;腰膝酸痛;步履无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

注意《纲目》:“多食动风热,发疮疥。”

各家论述1. 汪颖《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2.《本草求原》: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肉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肉参药材名称鸡肉参拼音Jī Ròu Shēn别名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鸡肉参Incarvillea delavayi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樟梨子

    药材名称樟梨子拼音Zhānɡ Lí Zǐ别名樟梨、香樟子、樟树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病态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

  • 钓竿柴

    药材名称钓竿柴拼音Diào Gān Chái别名钓鱼竿来源蔷薇科钓竿柴Neillia ribesioides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酸、甘,凉。功能主治利水除

  •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药材名称黄堇拼音Huánɡ Jǐn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

  • 山甘草

    《中药大辞典》:山甘草药材名称山甘草拼音Shān Gān Cǎo别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长叶柄野扇花

    药材名称长叶柄野扇花拼音Chánɡ Yè Bǐnɡ Yě Shàn Huā别名链骨连、条柄野扇花、青鱼胆、千年青、柑子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长叶柄野扇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

  • 地瓜根

    《中药大辞典》:地瓜根药材名称地瓜根拼音Dì Guā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根。性味苦涩,凉。①《滇南本草》:"性凉,味苦涩。"②《草木便方》:&qu

  • 毛叶石楠根

    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根拼音Máo Yè Shí Nán Gēn别名邓向观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石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毛

  • 春花木

    药材名称春花木拼音Chūn Huā M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