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鳝鱼骨

鳝鱼骨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

药材名称鳝鱼骨

拼音Shàn Yú Gǔ

别名鳝骨(《医林纂要》)。

出处本经逢原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骨骼

功能主治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鳝鱼骨

药材名称鳝鱼骨

拼音Shàn Yú Gǔ

英文名Finless eel bone, Ricefield eel bone

别名鳝骨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去肉取骨,晒干。

原形态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咸;甘;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流火;风热痘毒;臁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2.《本草再新》:治凤热痘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头草

    药材名称黑头草拼音Hēi Tóu Cǎo别名小毛叶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毛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nanderiana(Hand.Mazz.)Hara[Plec

  • 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芋药材名称竹芋别名结粉、山百合来源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

  • 皱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皱叶南蛇藤拼音Zhòu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南蛇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皱叶南蛇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 滇西风毛菊

    药材名称滇西风毛菊拼音Diān Xī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Bodinier's Saussurea别名八面风、天朋草、花戎芦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 土色牛肝菌

    药材名称土色牛肝菌别名褐环粘盖牛肝、松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土色牛肝菌Suillus Lute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松林内地上,于松根形

  • 麝肉

    药材名称麝肉拼音Shè Ròu英文名Musk deer出处出自《食疗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原麝等同属多种动物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 玉帘

    药材名称玉帘拼音Yù Lián别名白菖蒲莲、肝风草、葱兰来源石蒜科玉帘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平肝熄

  • 三丫苦叶

    药材名称三丫苦叶拼音Sān Yā Kǔ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随时可采。原形态三丫苦(《岭南采药录》),又名:三叉虎、斑鸠花、三枝枪、三叉苦、三丫虎、三拜苦、小黄

  • 匙羹藤

    药材名称匙羹藤拼音Chí Gēnɡ Ténɡ别名武靴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来源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Retz.)Schult.[G. a

  • 翅茎蜂斗草

    药材名称翅茎蜂斗草拼音Chì Jīnɡ Fēnɡ Dòu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翅茎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xe C.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