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鸭涎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

药材名称鸭涎

拼音Yā Xián

出处《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功能主治①《海上方》:"治小儿痓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

②《食物本草会纂》:"谷芒刺喉,饮鸭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涎

药材名称鸭涎

拼音Yā Xián

英文名Duck sali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口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以生姜少许,塞入鸭口中,将其倒悬,即有口涎流出,收集鲜用。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味味淡;性平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异物哽喉。主异物哽喉;小儿阴囊被蚯蚓咬伤肿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含漱或涂敷。

各家论述1.《海上方》:治小儿厔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吲吹小 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

2.《食物本草会纂》:谷芒刺喉,饮鸭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斩木橿子

    药材名称斩木橿子拼音Zhǎn Mù Jiānɡ Zǐ来源樟科斩木橿子Neolitsea aurata (Hayata)Koidz.,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

  • 吊白叶

    药材名称吊白叶拼音Diào Bái Yè别名粉帕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粉桐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朴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根、花。全年可

  • 矩圆线蕨

    药材名称矩圆线蕨拼音Jǔ Yuán Xiàn Jué别名大石韦、篦梳剑、中狭线蕨、边那坡草、水剑草、剑刀草、岩卜扇、一叶青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 对叶草

    药材名称对叶草拼音Duì Yè Cǎo别名牛心朴、牛心秧、瓢柴、侧花徐长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萝蘑科植物华北白前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切段。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

  • 石菖蒲花

    药材名称石菖蒲花拼音Shí Chānɡ Pú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花蕾。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调经行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红水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水芋药材名称红水芋拼音Hónɡ Shuǐ Yù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来源天南星科花叶芋属植物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 (Ai

  • 菜蓟

    药材名称菜蓟拼音Cài Jì英文名Globe Artichoke别名食托菜蓟、洋蓟、朝蓟出处始载于《江苏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菜蓟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nara scolymus

  • 鸡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筋参药材名称鸡筋参别名黄鸡胖、黄鸡郎、长叶数珠根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长叶数珠树Damnacanthus macrophyllus Sieb. ex Miq. var. gigan

  • 鹅脚板根

    药材名称鹅脚板根拼音é Jiǎo Bǎn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根。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②《陕甘宁青

  • 铁篱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篱笆药材名称铁篱笆拼音Tiě Lí Bɑ别名企头簕、雄虎刺来源鼠李科铜钱树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